爱跷二郎腿的人,脸大还会盆骨倾斜

现代人总是感到紧张,不自然的,有时候就会翘起二郎腿来,这么做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危害。

一、翘二郎腿,危害意想不到!

1.导致肥胖

无论在家还是在办公室,如果你跷着腿坐一整天,会阻碍腿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导致下半身浮肿。再不好好做浮肿护理,比如按摩,下肢静脉会渐渐突出,严重影响下身循环,导致脂肪增厚,连肌肉都会僵硬。

2.导致脊椎变形

人体正常脊椎从侧面看应呈“S”形,跷二郎腿时容易弯腰驼背,久而久之脊椎便形成“C”字形,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长此以往,还会压迫到脊神经,引起下背疼痛。

久翘二郎腿极易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引起脊柱变形,有的则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形成慢性腰背痛,脊椎长时间弯曲容易劳损,还可能诱发强直性脊柱炎。

3.影响生殖健康

中医认为,翘二郎腿时,两腿通常会夹得过紧,这样会形成温暖潮湿的环境,可引起致病菌大量繁殖,长期如此,对男性生殖健康不利。

4.引发妇科疾病

女性跷二郎腿也会导致局部温度升高,这样在会阴处形成温暖潮湿的环境,可引起致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外阴炎或者阴道炎。

久跷二郎腿,容易造成盆腔内气血循环不畅,引起附件发炎,如果病原体经生殖道上行感染并扩散,有可能影响整个盆腔。另外,有痛经史者,久跷二郎腿还可能加重痛经。

5.引发大脑供血不足

长时间处于腿部出现跷二郎腿的状态,会让血液不能够上下顺畅的流通,血液循环过慢就会引发大脑和心脏供血不足,就会让身体容易出现高血压、心脏病等现象。

二、女人常翘二郎腿,骨盆可能受不了!

骨盆是保护女性卵巢,子宫,膀胱等重要器官的部位,骨盆如果受伤,随之而来会造成膀胱泌尿器问题,尾骨痛,痛经,经期不顺,不孕不育,难产,子宫肌瘤,诸多妇科及炎症等。

跷二郎腿很容易对骨盆造成负面影响,尤其女性骨盆天生比男性更宽大切更容易后倾,使得髋关节外翻角度大,引起髋关节系列疾病,容易连带到膝关节,这使得女性受二郎腿影响更大。

翘二郎腿会导致左右骨盆高低不一,当人体一直保持翘腿的姿势时,脊柱就会慢慢形成固定的弯曲弧度,对背部,肩部和腰部造成负担。

骨盆、腰椎和脊椎偏位,不但会引发腰痛、下背痛,还会变成“长短脚”,两侧膝盖受力不同,膝关节就会提早退化,出现退化性关节炎。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有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臀肌或腿部肌肉萎缩,脊椎侧弯,胸部疼痛,高低肩,颈椎病等麻烦,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也与骨盆倾斜有关,所以为了你的骨盆,不要动不动就翘二郎腿了。

三、跷二郎腿,脸还会变大?

有人研究,女人脸变大,除了天生之外,可能还与跷二郎腿有关,不管你相不相信,反正有人是相信了。

我们的下半身与脸相隔十万八千里,看起来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翘二郎腿,完全可能会让你的脸越来越大。

经常跷二郎腿,人的盆骨会倾斜,随后脊柱会变形,颈椎不自然的歪斜,进而影响面部,导致血液循环不佳,排毒不畅,这样就会堆积老化物,造成面部浮肿,脸看起来就变大了!

除此之外,跷二郎腿,腿可能也会变粗。跷二郎腿时,不仅影响腿部血液循环,还会压迫腿上的经络穴位,比如人体排废物用的肝经和胆经,翘二郎腿时有可能压迫到,因此更容易积累痰湿毒素。

当然,有一个前提是,跷二郎腿已经导致了骨盆倾斜,那怎么判断自己的盆骨是否倾斜?

把腿伸直,平坐在地上,把脚跟并拢,让足部呈现一个V字形,这时盆骨是正常的位置,然后脚部慢慢放松,不要用力,这时两只脚如果向一侧倾斜,你的盆骨可能就是歪的,这时应该引起警惕。

四、跷二郎腿伤腰,按一穴!

中医有句叫话“腰背委中求”,意思就是腰背部疼痛不适,应当向委中求救,特别爱跷二郎腿的人,可以找一找委中穴。

因为跷二郎腿最容易导致的就是腰背出现问题,而委中不但能调理腰背部疼痛有,对下肢痿痹、遗尿、丹毒等都也有效果。

委中穴清热泻火,善治血症

委中穴归于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属水,水性寒凉,故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泻火消肿之功,善治血症,有血郄之称,主治鼻出血、丹毒、疔疮发背等症。

操作方法:被施术者俯卧位,施术者用拇指指腹点揉委中穴。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深达深层局部组织,以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侧委中穴交替点揉。

五、二郎腿伤脾,灸一穴!

《素问·宣明五气》中指出:“五劳所伤……久坐伤肉。”

经常坐着如果再翘二郎腿,隐患更大,表面上看是“久坐伤肉”,但中医认为皮、肉、筋、骨、脉各有所主。

其中“脾主肌肉四肢”,如果久坐而不动,会使脾脏功能受损,导致肌肉萎缩,许多人在久坐后会感觉身体困倦就是这个道理。

长时间跷二郎腿,导致脾虚,还会诱发肥胖,尤其对于脾胃功能本身不太好的人来说,久坐会使脾更加虚弱。

这时候可以艾灸一个穴位,大横穴!

《针灸甲乙经》:“大风,逆气,多寒,善悲,大横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惊怖心忪,少力,灸大横五十壮。四肢不可举动,多汗洞痢,灸大横随年壮。”

艾灸大横穴温中散寒、调理脾胃,有利于提升肌肉四肢的凝聚力,疏通气血,减少二郎腿带来的危害。

六、跷二郎腿并非一无是处!

跷二郎腿坏处那么多,但很多人还是会不自觉的翘二郎腿,因为跷二郎腿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下面这些情况:

1.骨盆本身倾斜,跷起较低的那条腿,可适当纠正骨盆倾斜角度。

2.翘二郎腿会降低坐姿状态下肢的压力,舒缓紧张,对女性来说,跷二郎腿能避免一些尴尬。

需要注意的是,跷二郎腿每次最好不超过10分钟、不要总是翘某一条腿、两腿切忌交叉过紧、定时起身活动。当然,如无必要,不跷二郎腿那就最好。

推拿正骨是用推拿手法治疗骨折、脱肛、伤筋等病证的中医骨伤科主要外治法。正骨推拿根据其作用及适应症的不同,分为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两类。正骨手法主要用于骨折和脱位,通过手法恢复骨与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正骨八法为正骨的基本方法。理筋手法主要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所引起的肌肉痉挛疼痛。如拇指推揉法,掌根推揉法,虎口推揉法,指按法、提捏法等。

正骨固定的目的,在于强化整复后的效果和局部的相对稳定,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固定的范围要适宜。

  太大,会影响伤肢活动;太小,达不到固定的目的,伤肢长期固定不动,则气血运行受阻,易产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延缓骨折愈合等不良后果。

中医正骨疗效可靠吗?

中医正骨学,源远流长。从远古社会开始,我们的祖先就用手来捏拿来疗伤。最早的《周礼-天官书》就有关于治疗骨伤的篇章,《皇帝内经》里也记载有治疗骨伤的详细理论。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医正骨的疗效已经达到十分神奇的水平。成了中国民族医学特有的一枝奇葩。由于近代的战祸和西医的冲击,中医正骨已不多见,但他的神奇疗效却永远没有褪色。并且在年5月20日,中医正骨疗法经国务院批准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中医医宗正骨整脊推拿精讲班学习内容:

1、脊柱推拿、脏腑推拿概论

2、中医特色理筋推拿手法精要

3、特色理筋推拿常用经络穴位介绍

4、人体主要肌肉的介绍

5、特色理筋推拿触诊解剖学

6、中医脊柱推拿的临床常用检查方法

一、中医诊断及理筋手法综合治疗:

1、颈肩部筋伤病、上肢筋伤病、下肢筋伤病、腰背部筋伤病、腰背部筋伤病。

二、中医推拿特色手法操作:

1、女性乳腺疏通调理、女性生殖保养调理、男性养肾调理、五脏各脏腑调理、减肥塑形调理、降血糖、血脂调理、十二经络调理、任脉调理保健、督脉调理保健。

三、中医常用外治法:

1、穴位贴敷疗法、拔罐疗法,无痛1分钟刮痧法,中医特种灸法的临床运用讲解。

四、岭南医宗正骨实操疗法:

1、产后骨盆的调理康复、耻骨联合分离复位、腰椎正骨法(腰椎滑脱)、腰椎正骨法(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五、岭南医宗正骨讲解与实操疗法:

1、眩晕、手麻、胸闷、腰痛、腿麻、坐骨神经痛。

2、岭南医宗正骨整合脊柱病手法荟萃(骨盆调衡法配合中药验方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岭南医宗正骨四肢大关节软组织慢性损伤的整治手法,

4、X片、CT片、MR片的影像教学,

5、颈椎段、胸腰椎,正骨推拿常用专业套路的实操,

6、澳式四肢关节松动术,

7、美式揉性无痛脊椎矫正法。

六、正骨整脊推拿治疗常见疾病:

第一:脊柱关节疾病类:颈椎病、腰椎肩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痛、关节炎、腰扭伤、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外伤性截瘫、腱鞘炎,网球肘、各类小关节扭伤、肌无力、肌萎缩、脊柱侧弯、梨状肌综合征、骨盆旋移、骨质增生等。

第二:脊柱相关疾病类:失眠、头晕、头痛、心悸、肠胃功能紊乱、耳鸣、胸闷等。

第三:内科疑难病症类:高血压、男科疾病;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冷淡、妇科疾病、闭经等、心脑供血不足、脊柱相关疾病等。

培训方式:理论和实操相结合(内部考核通过可免费实习)。多媒体教学配合实操演练。循环授课,随到随学。包教包会,学会为止。免费试听,满意缴费(限一次)。毕业后医院实习。

报名李勇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by/5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