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素与面部轮廓

点击进入“智美圈”,专注美容整形

学习,从“智美圈”开始

·咬肌肥大(图2-43)

图2-43咬肌

(PublishedwithkindpermissionofCKwan-HyunYoun.Allrightsreserved)

1、目标肌肉和解剖

咬肌起自额弓,沿下颌角斜向后方走行,附着于下颌角和下颌支,按深度可分为3层(图2-44):

图2-44咬肌的3个层次和支配咬肌的神经

(PublishedwithkindpermissionofC)Kwan-HyunYoun.Allrightsreserved)

浅层

起自上颌骨额突,从额弓下缘的前2/3处向后走行,止于下颌支外表面的咬肌粗隆,包绕在下颌角周围。

中层

起自额弓前2/3的深部以及额弓后1/3下缘,垂直走行,止于下颌支表面的外上方。

深层

常被称为额下颌肌,起自额弓深层,附着于下颌支中部。

神经支配

支配咬肌神经的是下颌神经的分支,走行于咬肌中层和深层之间,同时也把中层和深层分开(图2-45)。

用CT断层扫描测量65名中国人咬肌的横截面积和体积,特发性咬肌肥大患者测量值为1.3cm,而正常情况下为0.8cm。使用3DCT扫描测量28名韩国女性咬肌的横截面积和体积,测得下缘深度是34.7±3.2mm,厚度是14.9±2.2mm(摘自未公开发表的资料)。

2、·注射点和方法

以耳垂到口角的连线为上缘的安全参考线,将咬肌分为上部和下部,再确定咬肌前缘线和后缘线,以及距下颌缘1cm的下缘线(图2-46)。在此区域内的咬肌深层注射4个点,注射位置偏浅可能会引起面部表情变化,最常见的症状是微笑时嘴角拉伸幅度减小,与肉毒素由浅层扩散影响笑肌有关。

注射点要在咬肌的偏下方,因为该区域的肌纤维发达,是最突出的区域。另外,如果注射到咬肌的偏上部,可能会引起颧骨下方萎缩,使得颧骨更加明显,特别是高颧骨的韩国人,或出现面颊部的凹陷。

根据患者咬肌体积的大小,每侧注射肉毒素10~40U。

对于宽度和厚度为3~5cm的咬肌,每侧20U的肉毒素注射量就已足够,若是男性咬肌较为发达,宽度或厚度超过5cm,可以注射20~40U的肉毒素。

笑肌的解剖

笑肌的功能是微笑时向外上方牵拉口角。

上文已提及,肉毒素注射咬肌时,若注射位置偏浅常会导致笑容不对称,使患者咧嘴微笑时嘴角拉伸的幅度变小,这与肉毒素扩散到笑肌有关。

笑肌很薄,位于口角外侧20~50mm,口角水平线下方0~15mm,通常都止于蜗轴,但其起点的个体差异很大,可起自面部表浅肌肉筋膜系统(sMAS)、腮腺筋膜、腰肌筋膜、颈阔肌,也可起自咬肌肌腱,再穿过咬肌筋膜覆盖直到腮腺上方的侧面部(图2-47),亦可起自多个层次。

故此,人与人之间的笑容差异很大。

还有些人笑肌发达,大笑时耳朵可以向上方或者后方移动,其合理的假设是颈阔肌与笑肌位于同一层次,越过额弓与颞肌筋膜和耳郭肌相延续,当笑肌和SMAS移动时,耳郭肌也跟着移动。

预防:

为防止用肉毒素注射咬肌时将药物扩散到笑肌,应注射肉毒素到咬肌深层,针尖应触及下颌骨表面。

对于笑肌发达的人,推荐每侧注射剂量为10U以下,避免肉毒素扩散到咬肌表面。对此注射量保留个人意见,认为注射量偏于保守。人的笑容表情并非单纯由笑肌收缩造成,其他口周的肌肉亦参与其中,除了注射量偏大、偏浅,注射位置偏前亦可对笑容产生影响。

a笑肌覆盖Ⅲ区

b笑肌覆盖Ⅵ区

c笑肌覆盖Ⅲ区和Ⅵ区

图2-47咬肌与笑肌位置关系的分类

(PublishedwithkindpermissionofCHee-JinKimandKwan-HyunYoun.Allrightsreserved)

·颞肌肥大目标肌肉及解剖

当上面部较宽,由于颞肌过度发育而导致局部明显突出时,可以用肉毒素进行治疗(图2-48)。

颞肌是一块扁平的扇形的肌肉,可分为深、浅2层。

图2-48颞肌肥大

(PublishedwithkindpermissionofKyleSeo.Allrightsreserved)

浅层起自颞筋膜,深层大部分起自颞窝周围的骨骼。

颞肌的起点大部分由肌腹构成,中间部分由肌腱组成并附着于喙突。前部肌纤维几乎垂直走行,而后部几乎接近于水平走行。

颞深筋膜很强韧,覆盖于肌肉表面。肌肉上部分附着于颞上线,下部分附着于额弓上缘(图2-49)。

颞深神经支配前部、中部、后部,颞深动脉的前分支、后分支分布于颞肌。颞肌有提升下颌骨和闭合口腔的作用,也起到对抗重力、维持紧张度、保持嘴巴闭合状态的作用。

◆注射点和方法

将过于发达的颞肌分成4~6个部分,注射量为20~40U/侧,注射过量可能会导致颞部凹陷。

注射点在颞肌上方的1/2区域,因为这一区域更加凸出,对面部轮廓的形态影响较大(图2-50)。

中国国内在颞部的注射肉毒素的数量较少。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太阳穴为夫妻宫,饱满方有利于家庭和睦,故多见有人使用填充剂将颞部填充得无缘饱满,却罕有人将此区域“打”凹陷,此应为中、韩文化的差异了。

图2-49a颞肌示意图,b颞肌解剖图

(PublishedwithkindpermissionofCHee-JinKimandKwan-HyunYoun.Allrightsreserved)

图2-50颞肌肥大的肉毒素注射点

(Publishedwithkindpermissionof)Kwan-HyunYoun.Allrightsreserved)

·唾液腺肥大·目标器官及解剖(图2-51、图2-52)

腮腺位于咬肌的后外侧,在治疗咬肌肥大时,尽管咬肌体积减小,但如果腮腺肥大也会影响治疗效果。这种情况下,将肉毒素注射到咬肌和腮腺可以有效减少总体积,使面部变得瘦小。

腮腺位于下颌骨后缘,包括下颌角,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位于咬肌筋膜上,深层覆盖咬肌和下颌骨,因此它位于下颌支内侧。

一些做过下颌角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常抱怨颈部有隆起(图2-53a),这可能是由于下颌下腺过度肥大引起的。若确诊是这种情况,可将肉毒素直接注射到下颌下区(图2-53b、图2-54b),即可减小腺体的体积。

但要注意,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下三角的上方和下方,是产生唾液量最多的腺体,因此注射后患者常会抱怨有口干舌燥的现象出现。

图2-51腮腺肥大

(PublishedwithkindpermissionofCHong-KiLee.Allrightsreserved)

图2-52腮腺

(PublishedwithkindpermissionofCHee-JinKim.Allrightsreserved)

图2-53a下颌下腺肥大,b下颌下腺

(PublishedwithkindpermissionofcGee-YoungBaeandKyleSeo.Allrightsreserved)

图2-54a腮腺的肉毒素注射点,b下颌下腺的肉毒素注射点

(PublishedwithkindpermissionofCKwan-HyunYoun.Allrightsreserved)

观看医美视频

长按右侧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by/6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