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及关节损伤四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下肢骨折及关节损伤

大纲要求

1.髋关节脱位

2.股骨颈骨折

3.股骨粗隆部骨折

4.股骨干骨折

5.髌骨骨折

6.膝关节韧带损伤(内外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

7.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8.胫骨平台骨折

9.胫腓骨干骨折

10.踝部骨折

八、胫骨平台骨折

1.分类

I型:单纯胫骨外侧踝劈裂骨折

II型:外侧劈裂合并平台塌陷骨折。

III型:单纯平台中央塌陷骨折。

IV型:内侧平台骨折,可表现为单纯胫骨内踝劈裂骨折或内侧平台塌陷骨折。

V型:胫骨内外踝骨折。

VI型:双侧平台骨折加胫骨干或胫骨干骺端分离。

2.治疗原则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韧带的完整性及膝关节活动范围为目的。

1.I型单纯劈裂骨折若无明显移位,采用下肢石膏托固定4~6周。移位明显者,应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或支撑钢板固定,以保持关节面的平滑和恢复侧副韧带张力为目的。

2.II型伴有平台塌陷的劈裂骨折,应切开复位,撬起塌陷的骨块,恢复关节面平滑,同时植骨,保持塌陷骨块的复位位置,用松质骨螺钉钢板固定。

3.III型胫骨踝中央的塌陷骨折,由于不是重要负重区,在1cm以内的塌陷,只需用下肢石膏固定4~6周,即可开始功能训练。若骨折块塌陷超过1cm或有膝关节不稳定者,应行手术切开复位,撬起骨折块,在骨折块下植骨,钢板内固定。

九、胫腓骨干骨折

1.分类

AO/OTA分类

A胫骨干简单骨折,断端接触90%

A1胫骨干简单螺旋形骨折;

A2胫骨干简单斜行形骨折,腓骨完整或合并腓骨骨折;

A3胫骨干简单横行形骨折,腓骨完整或合并腓骨骨折。

B胫骨干简单粉碎(蝶形)骨折,断端部分接触

B1螺旋蝶形骨折,腓骨完整或合并腓骨骨折;

B2弯曲蝶形骨折,腓骨完整或合并腓骨骨折;

B3粉碎蝶形骨折,腓骨完整或合并腓骨骨折。

C胫骨干复杂粉碎骨折,断端无接触。

C1复杂螺旋形骨折;

C2节段性骨折;

C3不规则骨折。

2.临床表现

本病以胫腓骨干双骨折为最多见,单纯胫骨或腓骨骨折少见。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成角、短缩、旋转畸形。开放骨折较常见,伤口内可见骨折断端。骨筋膜室综合征常发生在胫腓骨骨折,如果肿胀、疼痛严重,应予以警惕。

3.治疗原则

胫腓骨骨干骨折的治疗目的是矫正成角、旋转畸形,恢复胫骨上、下关节面的平行关系,恢复肢体长度。无移位的胫腓骨干骨折采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有移位的横形或短斜形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固定期间应注意夹板和石膏的松紧度,并定时行X线检查,发现移位应随时进行夹板调整,或重新石膏固定,10~12周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不稳定的胫腓骨干双骨折可采用跟骨结节牵引,纠正短缩畸形后,施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牵引中注意观察肢体长度,避免牵引过度而导致骨不愈合。6周后,取消牵引,改用小腿功能支架固定,或行石膏固定.10~12周后可扶双拐下地部分负重行走。

十、踝部骨折

1.解剖

由内踝、外踝和胫骨下端关节面构成踝穴,包容距骨体。距骨体前方较宽,后方略窄,使踝关节背屈时,距骨体与踝穴适应性好,踝关节较稳定;在跖屈时,距骨体与踝穴的间隙增大,因而活动度增大,使踝关节相对不稳定,这是踝关节在跖屈位容易发生损伤的解剖因素。

正常情况下,以足外缘与小腿垂直为中立位0°,踝关节有背屈20°~30°,跖屈40°-50°的活动度。踝关节的内翻及外翻活动主要发生在距下关节,内翻30°,外翻30°-35°。

2.分型

1.I型内翻内收型

当踝关节在极度内翻位受伤时(旋后),暴力作用通过外侧副韧带传导至外踝,引起胫腓下韧带平面以下的外踝骨折。若暴力作用并未因外踝骨折而衰减,继续传导至距骨,使其撞击内踝,引起内踝自下而上的斜形骨折。

2.II型分为两个亚型

①外翻外展型:踝关节遭受间接暴力,在极度外翻位受伤,或重物打击外踝,使踝关节极度外翻,暴力经内侧副韧带传导,牵拉内踝而发生骨折。若暴力作用继续传导,距骨极度外翻撞击外踝和后踝,使外踝发生由下斜向上外的斜形骨折,并同时发生后踝骨折,骨折多在胫腓下韧带平面。

②内翻外旋型:暴力作用于外踝,首先导致外踝粉碎性骨折和后踝骨折,但胫腓下韧带完整。暴力继续传导,踝外旋力量使内侧副韧带牵拉内踝,导致内踝撕脱骨折。I型骨折均为三踝骨折。下胫腓韧带完整,不发生踝关节脱位是此型骨折的特征。

3.III型外翻外旋型

踝关节遭受外翻(旋前)暴力时,使内侧副韧带紧张,导致内踝撕脱骨折。若暴力作用不衰减,使距骨撞击外踝,导致下胫腓韧带断裂,发生下胫腓联合分离。若暴力继续作用,经胫腓骨间膜传导,引起下胫腓韧带平面以上腓骨的斜形或粉碎形骨折,有时暴力传导可达腓骨上端,发生高位腓骨骨折,临床上常因对这种损伤机制认识不足而漏诊。

3.临床表现与诊断

踝部肿胀明显,瘀斑,,内翻或外翻畸形,活动障碍。检查可在骨折处扪到局限性压痛。踝关节正位、侧位X线平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对第III型骨折,需检查腓骨全长,若腓骨近端有压痛,应补充摄x线平片,以明确腓骨近端有无骨折。

4.治疗原则

治疗的原则是在充分认识损伤特点的基础上,以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及稳定性为原则,灵活选择治疗方案。无移位的和无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单纯内踝或外踝骨折,在踝关节内翻(内踝骨折时)或外翻(外踝骨折时)位石膏固定6~8周,固定期间可进行邻近关节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移位的内踝或外踝单纯骨折,由于骨折块移位导致附着的韧带松弛,手法复位难以成功,即使复位成功也难以维持韧带张力,应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

一周骨科主治复习大纲

1.手外伤

2.断肢(指)再植

3.髋关节脱位

4.股骨颈骨折

5.股骨粗隆部骨折

6.股骨干骨折

7.髌骨骨折

8.膝关节韧带损伤(内外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

9.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10.胫骨平台骨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by/6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