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中国对外承包江湖排行榜
全球EPC持续萎缩,工程利润越摊越薄,国际油价起起落落,中国对外承包却一路高歌:仅上半年新签合同额便达到近亿美元,同比上涨15%!
然而,如今中国的对外承包江湖,早已不再是十年前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取而代之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的承包商赚到手抽筋,有的却只能看瓜吃土。与此同时,各个中资企业公司之间的差距,变得愈发明显,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并且开始形成不可逾越的层级和梯队。
下表▼:
红色方阵是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的公司;
黄色是营收与利润一正一负的公司;
绿色为双降的公司。
序号
公司名称
收入变化
利润变化
1
北方国际
+70%
+84%
2
葛洲坝
+16%
+15%
3
中国建筑
+13.5%
+17%
4
中国电建
+13%
+5%
5
中国能建
+6%
+3%
6
中国交建
+4%
+8%
7
中国铁建
+1.5%
+9%
8
上海建工
+1%
+14%
9
中国中车
+1%
+2%
10
中国核建
+0.5%
-0.26%
11
中国中铁
-0.5%
+14%
12
中工国际
-1%
+23%
13
中国中冶
-5%
+11%
14
中成进出口
+32%
-22%
15
特变电工
-3.5%
+9%
16
中材国际
-9%
+9%
17
山东路桥
-16%
+11%
18
柳工
-1%
-81%
19
中国有色
-8%
-36%
20
CMEC
-10%
-2%
22
中铁二局
-14%
-33%
23
中联重科
-15%
-170%
24
三一重工
-18%
-48%
25
中国化学
-20%
-25%
26
中远航运
-22%
-99%
27
中钢国际
-23%
-6%
28
中集集团
-28%
-125%
29
中海油服
-43%
-1000%
冠军
北方国际
▽
国际业务占比超过99%的北方国际是今年业绩增长最大的黑马!预测北方国际的异军突起。但没想到了8月份,北方国际竟然交上了这么一份亮瞎眼的报表。
亚军
葛洲坝
▽
葛洲坝的抢眼表现主要是因为其在PPP和水务环保板块的发力。而其国际业务,反而是在萎缩。不但在整个公司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5%缩减到17%,绝对值也减少了十几亿人民币。葛洲坝在国际业务的减弱,也是中能建整体国际业务下滑的缩影。
季军
中国建筑
与葛洲坝不同的是,中建的国际业务绝对值在增长,但其增速远低于国内业务的增速。至于国内业绩为啥增长这么快,看看今年的房价就知道了:中建房地产投资与建设板块增速超过30%!
投资房产赚钱虽然不如干国际承包那么来的光荣,但至少比卖两套西城区的学区房扭亏为盈要光明正大的多!
No.4
中国电建
▽
中国电建PPP为引领增长的大集团:中国电建具备PPP三大核心竞争力:出色的金融产品设计能力、良好的政府关系和产业链整合能力。上半年,公司国内新签合同超亿,同比增长16%,其中来自PPP项目占比达到20%-30%。
同时,海外新签大幅增长,国际项目包括:南欧江五级电站完成首次冲沙试验,中国驻老挝大使关华兵视察南欧江项目,电建核电公司沙巴哈项目“四步走”赢得业主赞许,卡西姆发电公司夯实发展基础,强化入职培训海外新签超亿元,同比大幅增加%。中国电建目前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的55个国家共跟踪项目近0个,预计总金额近亿美元。前两天,内参还报道了中国电建组建成立中电建国际,并延伸设立了东南非、中西非、中东北非、欧亚、亚太、美洲六大区域总部!
No.5
中国能建
▽
相比中国电建24%的国际业务,中能建的国际业务仅占12%,而且主要是巴基斯坦和伊朗。与此同时,新签订单同比下滑:年上半年,新签订单亿元,同比下降约8%,其中国内订单和海外订单分别下降3%和17%。内参估计,是因为火电市场的下滑以及竞争加剧造成的。这与电建的水电系形成比较大的对比。
中能建,一带一路的脚步得加快了,杯国际商务大赛圆满落幕,中国能建国际业务累计新签合同超过亿元、营收超过亿元、利润超过60亿元。年至年,中国能建国际业务新签合同、营收、利润、资产总额等主要经营指标分别增长超过%、%、%和%。“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中国能建在其中52个国家开展了业务,并设立了个分支机构,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在建项目多个、金额超过亿元,“一带一路”国家业务占国际业务总量约45%。
No.6
中国交建
▽
中国交建,我喜欢!在国内收入微幅下滑的同时,海外业务增长超过23%。而且中国交建,玩的是越来越先进,越发的提前布局:组建中交资产运营中心,加强经营资产专业化管理,筹划实施资产证券化,搭建综合金融平台,成立财务、租赁、基金、资管公司,引入招行、社保基金等成立中交招银轨交等多个产业基金,为PPP项目的承接奠定了坚实金融基础。
中交,不只是路桥和港湾!中交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具备运营能力的金融化大型工程服务商!五商中交,威武!
No.7
中国中铁中国铁建
▽
这两个铁兄弟,虽然海外业务增长不错,但占总体业务的比重仅有5-6%左右,基本属于乏善可陈!不但没法和电建、交建比,连中能建和中建也比不过!希望两个大佬下属的国际公司,能在下半年和年交出更耳目一新的答卷:中国走出去的高铁名片,等着你们去传递!
No.8
中工国际CMEC
▽
中工国际和CMEC(以及所有商务型公司)的共同问题都是:EPC萎缩,业务缺乏亮点,未看到PPP/BOT的实质突破。中工国际貌似重点打造水务板块,但离变现尚有很长的路要走;而CMEC的“投资带动EPC”在短期内无法成为这个体量的公司的增长支柱。
更有意思的是,国机双雄的国内业务比重都上升了!尤其是CMEC,今年上半年,竟然高达1/3业务收入来自境内(是的,你没看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CMEC的业务中,EPC在减少(今年上半年EPC收入下降约20%),贸易在迅速增加,目前收入竟然有约40%来自贸易。商务型公司是时代的产物,在全新的环境下如何“与时俱进“,实现其当年的敢为人先、创新发展,是我们值得研究的。
No.9
中国中冶
▽
虽然截至目前,海外业务只占中冶6%左右,但其前7个月海外新签订单超亿,同比增长%!而且中国中冶这种传统大央企,竟然能在PPP新业务上迅速发力,实在令人刮目相看。目前已确定中标的PPP项目共计47个(道路、棚户区改造、综合管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冶用90亿元投资额撬动的施工总承包额超过亿元,这是商务型公司值得学习的”投资撬动EPC“的典范!
No.10
中国化学
▽
从没想到中国化学的海外业务收入已经占到公司的1/4强!而且,1~7月中国化学新签订单同比增长37%,其中国内增长21%;海外增长74%,已经占到了全部订单的38%!废水、固废处理、伊朗、埃及等新市场将成为中国化学新的增长极!让我们拭目以待!
结语▼
中国对外承包/国际工程/跨境投资的中资企业,将在未来2年深刻洗牌。我们将目睹曾经的走出去的明星倒下,同集团子公司之间的合体或阋墙,窗口公司的脱胎换骨或一蹶不振,PPP及环保领域(尤其是水务)的激烈厮杀,EPC的植物人化,以及以运营为主要收入支撑的工程特许权化。
年上半年已经过去,貌似波澜不惊,其实暗潮汹涌。
究竟谁会后浪推前浪,谁会死在沙滩上,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yf/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