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关节疾病,甲状腺也掺和

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8643.html

临床上甲亢和甲减最常见的原因分别是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均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

其自身免疫紊乱和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不仅可引起甲状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还可导致许多甲状腺以外其他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损害,这其中就包括肌肉、骨关节的损害引起的疾病,即甲状腺疾病相关性肌病和骨关节病。

PART

01

案例简述

30多岁的谭先生,3个月前,晨起感觉四肢无力,进而发展为软瘫,无法行走。到神经科就诊时,查血钾降低,按照家族性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进行治疗,治疗后谭先生肌力恢复正常,可以正常行走。

但出院不久,再次发生低血钾麻痹,经全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甲亢伴重症肌无力」。进行甲亢治疗后,至今未再发生四肢乏力或软瘫。

甲亢性肌病

有时「肌病」可以为甲亢的重要表现或首发症状。分为急性甲亢性肌病、慢性甲亢性肌病、甲亢性周期麻痹、甲亢性眼肌麻痹和甲亢伴重症性肌无力等五种。

「急性甲亢性肌病」因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极剧升高,甲亢症状加剧而出现脑部症状,引起延髓麻痹;或在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甲状腺激素可增强儿茶酚胺作用,使组织反应性增高而导致危象。

往往发病迅速,凶险急剧,常在数周内发展到严重状态,出现吞咽困难,发音障碍,复视,表情淡漠,可由严重肌无力迅速发生为松弛性瘫痪,并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危及患者生命,也可同时合并甲状腺危象,但临床非常少见。

「慢性甲亢性肌病」多由于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于肌细胞线粒体,使之发生肿胀至完全变性,直接影响能量代谢,导致负氮平衡,肌酸、磷酸分解,引起骨骼肌的病理生理变化。

多为中年男性,起病缓慢,早期最多累及近端肌群和肩、髋肌群,其次是远端肌群,进行性肌无力,消瘦,甚至萎缩。病变涉及的部位以手部大小鱼际、肩胛肌、骨盆肌、臀肌较为明显,甚可影响全身肌肉。

患者站立、蹲位起立、走路、登楼、提物等均可能感到困难,可见肌纤维颤动,肌电图示非特异性肌病改变,血、尿肌酸增高。肌病的严重程度大多数与甲亢的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甲亢控制后,肌病即好转。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甲亢患者,在夜间或劳累后休息时,突然出现双腿瘫痪、不能动弹。经过补钾等治疗后瘫痪可以很快好转,但以后可能会反复发作。

甲亢治愈以后,周期性麻痹的发作会逐渐减少,或者不再发作。一般认为与钾代谢异常有密切关系。另外与免疫因素、精神因素及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等应激状态有关。

「甲亢性眼肌麻痹」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眼外肌炎,甲状腺球蛋白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于眼外肌细胞膜而发生淋巴细胞浸润、水肿致突眼和眼肌麻痹。

「甲亢伴重症肌无力」一般认为,甲亢伴重症肌无力与免疫紊乱有关。患者体内,存在抗甲状腺抗体和抗肌纤维抗体等,这些抗体可能促使产生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破坏了大量的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突触后膜传递障碍而产生肌无力。

PART

02

案例简述

42岁保洁员张女士,以肌痛、肌无力、全身浮肿就诊于肾内科,本以为是肾病引起的浮肿、多发性肌炎引起的肌痛,但是经过相关检查后,却发现竟然是甲减惹的祸……

甲减性肌病

临床少见,其发生可能与甲减引起肌肉的代谢减慢横纹肌溶解有关,引起肌无力和肌酶谱升高。肌无力主要是缓慢进展的对称性近端肌无力,肩胛带和骨盆带肌群最常受累,患者会出现举臂困难,坐在矮凳上时需要借助手的支撑才能站起来,也可伴有肌肉痉挛、肌痛。甲减患者会发生血清CK轻度升高,升高的程度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并不明确一致,由于近端肌无力、CK增高等临床表现而有时颇像多发性肌炎。接受甲状腺素治疗后,肌无力及肌酶可恢复正常。

PART

03

案例简述

55岁的韩阿姨,肩膀疼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无法上举和后背,家人都以为是中老年人常犯的「五十肩」,医院检查。没想到,一检查,竟然是甲亢引起的……

粘连性肩关节炎

「甲亢相关」由于甲状腺素过多,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使机体呈负氮平衡,肌酸、磷酸分解,关节周围肌肉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黏连,引起关节僵硬,常出现在早晨起床时或日间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检查受累关节可见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对于肩关节,则表现为肩关节无法正常活动,关节疼痛。常为休息痛,即休息后出现疼痛,活动片刻可缓解,但活动过多后,疼痛又加剧。属于近端肌肉病变引起了肩关节黏连,从而导致黏连性关节囊炎,导致「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甲减相关」甲低所致肌肉乏力、肌肉僵硬也会带来关节症状如关节疼痛和关节僵硬,这些症状可能跟基质糖胺聚糖蓄积有关。而甲状腺激素缺乏,调节体内钙平衡的降钙素分泌不足,骨骼正常代谢障碍,也可发生关节病变、慢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

PART

04

案例简述

42岁张女士,患甲亢2年了,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功恢复正常,已经停药半年,一月前因情绪影响,甲亢复发,重新开始抗甲状腺治疗,但本次复发不仅有甲亢的症状,而且觉得腰背部疼痛,劳累后更加明显。几天前家务时不慎跌倒,当时腰痛难忍,去医院一检查,居然是「骨质疏松并腰椎压缩性骨折」。听说老人容易骨质疏松,女性绝经以后也容易骨质疏松,而自己也才四十多岁,又没有绝经,怎么就骨质疏松了呢?

骨质疏松

「甲亢相关」部分甲亢患者可出现骨质疏松,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全身痛,且多发生于负重部位,如腰椎及骨盆,并容易发生骨折。甲亢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时,骨的破坏>新骨形成,导致骨质丢失增多,骨量下降。另外,生成骨的原料是钙,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而甲亢会造成维生素D合成不足,明显减少钙的吸收。此外,甲亢腹泻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同样会增加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这些情况主要发生在长期未愈、反复发作的甲亢患者身上。「甲减相关」甲减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体内的代谢节奏放缓,骨的破坏和新生速度也将减慢,虽然平衡看似没打破,但骨组织的新陈代谢变慢,这些「老化」的骨组织也会导致出现骨质疏松症状。

进阶攻略

在日常诊疗活动中,作为风湿骨伤科大夫,但凡遇到有关节痛、肌肉痛、肌无力、骨质疏松的病人,如果久治不愈或原因不明,一定建议让患者进行甲状腺检查,排除因甲状腺疾病引起的肌肉、骨关节病。

而作为内分泌科医生,我们在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过程中也要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yf/53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