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你重视了吗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在糖尿病病理生理过程中出现的骨量减少及骨骼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被认为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在我国已经成为两种最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早在年就发现,糖尿病患儿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骨生长发育迟缓和骨萎缩。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以下因素相关: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水平、高血糖、AGEs、某些抗糖尿病药如噻唑烷二酮类(TZDs)等。

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

1

---有效控制血糖

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防治,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良好地控制血糖。理想的血糖水平可减少高血糖所带来的代谢紊乱、避免AGEs对骨骼的不利影响、降低跌倒的风险、进而减少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降糖药可能对骨骼产生额外的有益或不利作用。

2

---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糖尿病饮食控制中必须注意合理膳食和平衡营养。饮食控制不严格,导致血糖过高不利于骨健康;同样,过度饮食控制、营养不良、消瘦等又会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特别是适量的蛋白质营养有助于骨基质蛋白的合成,而足量的钙、磷、镁等矿物质的摄入则利于骨骼的矿化和防治骨丢失。推荐成人每日适宜钙摄入量为~mg/d,青年及妊娠妇女为mg/d,对绝经后妇女和老年患者可以适当增加到~mg/d。

3

---避免使用噻唑烷二酮类

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可使女性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增加,如果存在骨质疏松症或骨折高风险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噻唑烷二酮类。

4

---充足的维生素D营养

糖尿病患者日常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有益的,充足的维生素D营养,既可改善糖尿病、又可防治骨质疏松及其骨折。如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

5

---运动及生活习惯干预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对良好血糖控制、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身体组分有益。同样适当运动也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推荐措施。就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而言,推荐使用负重运动和抗阻运动,这样有利于增加肌肉量和强度,提高骨量和骨强度,同时增加患者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避免骨折。

抗骨质疏松药物

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包括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和多重作用的药物。骨吸收抑制剂包括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类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骨形成促进剂最常用的为人工合成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另外,多重作用的药物包括活性VD、锶盐和中药等。其中双膦酸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骨吸收制剂。

王莉团队整理

赞赏

长按







































江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小孩白癜风好不好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yf/5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