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视线滨医烟台附院骨科手足外科主
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六点报道滨医烟台附院骨科、手足外科主任徐林教授:悬壶济世医苍生
心地仁慈,医术高明,华佗在世,扁鹊重生。他用丹心温暖患者,他用妙术点亮生命,他用奉献诠释忠诚。他叫徐林,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滨医院骨科、手足外科主任,烟台市骨科重点学科带头人,烟台市手足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国内著名足踝外科、手外科专家,美国足踝外科学会国际会员,亚太足踝外科学会委员,美国俄亥俄州足踝外科中心、荷兰阿姆斯特丹足踝外科中心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山东省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委员,《足踝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专栏主编。他从事骨科、手足外科专业20余年,以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完成断肢(指)再植、手指再造余例,各种皮瓣移植余例,手足畸形矫形余例。代表手术有:世界第三例阴茎、阴囊及睾丸完全离断再植术,0.5x1.5cm微型皮瓣游离移植术,45cm长胸脐-背阔肌联合双血管蒂超长游离皮瓣修复下肢超长段骨缺损,复杂疑难巨大神经肿瘤切除术,双下肢离断再植术,骨肿瘤瘤段骨切除高温灭活回植再接保肢术,顽固骨髓炎感染骨切除应用外固定架骨搬移延长保肢术,足踝复杂畸形矫形术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
回植创新驱癌魔
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右小腿远端疼痛长达2年之久,医院诊治无果,最后慕名到滨医院手足外科向徐林教授求治。徐林教授根据CT及MR检查初步诊断为软骨肉瘤,又经局麻下取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软骨肉瘤,这是一种仅次于骨肉瘤的常见骨恶性肿瘤,一般多发于四肢长管状骨,对放、化疗不敏感。
按照传统的手术方法,这位软骨肉瘤患者需行自膝关节截肢,并且肿瘤复发率较高,这对患者来说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均会造成重大创伤,陪伴他的将是终生的残疾和精神上的无尽折磨,给患者和亲人带来的巨大悲痛与失望。徐林教授凭着一颗对患者的同情仁爱之心,决定为患者实施保肢手术……手术方案制定后,徐林主任创新设计骨肿瘤瘤段骨切除高温灭活回植再接术,将切除后的肿瘤段骨采用高温(℃-℃)灭活5分钟,彻底杀死瘤细胞,同时将瘤段灭活骨回植原处,内外侧各用一块钢板及螺钉固定瘤段骨……经过3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为患者成功保住了右小腿,四肢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妙术圣手骨搬移
患者杨某,两年前因车祸导致双下肢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先后在外院行多次手术治疗,但术后右下肢胫骨仍然存在大块骨缺损,且骨折断端不愈合,窦道形成并持续脓性分泌物渗出,治疗意见均为截肢治疗。面对截肢,患者一家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多方求医,最后慕名找到滨医院手足外科徐林主任。徐林主任带领手足外科团队经对病例进行缜密分析,决定运用先进的骨搬移技术为其治疗。术中首先行彻底清创,去除原内固定钢板,清除感染病灶及坏死骨质,胫骨缺损达到px,一期封闭创面后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了患者的胫骨两端,并在远段胫骨进行骨膜下截骨,手术后通过外固定支架缓慢的牵拉使新骨形成以达到骨缺损的重建。术后一周,通过每天调整1mm促进骨质生长,患者术后3周,刀口愈合良好,开始下地负重进行功能锻炼。
在临床中,对于骨缺损,传统的方法处理,需要从身体上取骨质移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拆东墙补西墙”,这种方法损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多、技术要求高,且费用也很大。对于特殊的长段骨缺损(缺损长度px),传统方法并不能很好解决。而“骨搬移”,故名思意,就是挪动骨质的意思,具体就是通过应用伊利扎洛夫技术在缺损部位的近端或远端将骨头打断(截骨),用特制外固定架固定并延迟一段时间后,将游离的骨段向骨缺损处逐渐“搬移”,直到骨缺损修复,骨头“走过”的痕迹上就有新的骨形成。骨搬移技术拓宽了骨科治疗领域,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为骨科医生及患者解除了一个以往不能解决的“骨病”难题。
再造拇指铸神奇
一例电击伤导致左前臂大面积皮肤肌肉坏死及左手拇指缺损患者,成功接受少见超长血管蒂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
伤者入滨医烟台附院时,左手、左足严重电击伤,左手拇指及左足踇趾坏死,左前臂掌侧肌肉、12条肌腱、神经全部坏死,我院手足外科主任徐林教授及其团队先后为伤者行5次清创、植皮以及长达14个小时复杂的游离皮瓣转移手术,修复了左前臂、左腕部、左手及左足创面,最大限度保住了伤者的前臂和左足。但是伤者左手拇指因坏死已经截指,一只失去了拇指的手无法拿捏东西,功能大打折扣。为了尽可能恢复病人手指功能,经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徐林决定为伤者实施拇指再造手术。
伤者遭电击后致左前臂近端的肌肉、肌腱缺损20多厘米,尺动脉缺损25厘米,只有桡动脉相连续,但近端在皮瓣转移手术时已经利用,前臂上再没有合适的可利用血管,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将再造拇指的动脉与桡动脉进行端侧吻合,那就意味着再造拇指的血管蒂将大大延长,远远超过一般拇指再造的血管蒂长度;而且切取的肌腱也要20余厘米,是正常手术切取长度的5倍多;尤其因病人长期卧床,血管萎缩变细,切取如此长而细的血管蒂,还要保证血管的完整,对于显微外科手术来说,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成倍增加。面对重重困难,徐林主任选择了迎难而上,向这一高难度技术发起了挑战。手术于当天上午9点正式开始,首先要选择足够长度的再造拇指血管蒂和肌腱。经测量,再造拇指(右足第二足趾)血管蒂切取需要延长到右小腿中段。凭借多年的显微外科手术经验,徐林熟练而顺利完成了右侧血管蒂和超长肌腱的切取,之后在显微放大镜下进行血管精密吻合。这一步骤,需要手术者胆大心细,操作精确无误,一针失误就会导致前功尽弃。徐林经过严密无误缝合,最终将动脉血管顺利畅通,当放松止血带时,再造拇指逐渐变得红润。整台手术共持续12小时。
双腿离断大营救
年8月21日清晨,手足外科病房“一位双腿严重离断的伤员需要紧急抢救!”59岁的患者孙某,在工地作业时突然被一行驶的装载车不慎从身后将其双膝铲断,伤者因极度疼痛和大量失血当场昏厥。临近8点,“”救护车风驰电掣般地将这名双腿离断、生命垂危的伤者送到了滨医烟台附院手足外科病房。
危情就是命令!面对命悬一线的伤者,滨医烟台附院手足外科抢救小组在徐林主任的指挥下立即启动紧急危重抢救预案。所有抢救监护措施随即有条不紊地展开:迅速开通多通道静脉通道、快速补液、紧急配血输血、紧急心电血氧监护、紧急通知手术室预备接收重大手术。急!急!急!危急关头,滨医烟台附院手足外科主任徐林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他发现伤者双膝后方皮开肉绽,骨头断端外露,血管、肌腱、韧带完全撕裂,神经严重挫伤,双腿自膝盖均只有前方皮肤相连,远端苍白无血运,伤者血压难以测到,陷入深度昏迷,生命危在旦夕。
徐林主任非常清楚,这是一次困难重重,面临着严峻考验的生命大营救:单腿类似创伤,救治起来都非常困难,截肢率也超过70%,更何况是双腿;膝关节周围肌肉血管解剖结构复杂,血管位置深,被很厚的肌肉包裹,又在深部骨骼表面,一旦遭受严重创伤,血管损伤严重,容易被肌肉牵拉收缩;修复时间要求非常严格,超过6个小时,双腿救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超过8个小时就会彻底坏死,而该伤者此时距受伤已过去了1小时。此刻摆在大家面前有两条选择:一是伤者因失血过多已处于昏迷,如果马上截肢,手术简单,时间短,对病人打击小,会大大增加抢救患者生命成功的可能性;二是如果保住伤者双腿,手术会非常复杂,难度大,耗时长,风险高。经征求伤者家属意见,徐林主任最后决定既要尽最大努力保住伤者的生命,同时又要保住伤者的双腿。这是一个最艰难的选择,也是一个极度高难的挑战。要求手术医生一方面要有丰富的严重创伤救治经验、熟练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一方面要确保在6个小时以内接通断裂的动脉血管。这意味着要在6小时内先尽快抢救伤者生命,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再以最高超娴熟的技术迅速接好伤者的骨骼和肌腱,最后接通动脉血管。
时间就是生命。经过半个小时的紧急输液、输血抢救,伤者血压逐渐升高,意识也逐渐恢复,徐林主任决定立即手术。手术时,一支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组成的14人抢救小组已经完全准备就绪:快速建立麻醉通道、严密监测患者一切生命体征、紧急清创、消毒......经探查,见双侧膝关节完全开放脱位,伴有多处骨折,腘动脉血管完全断裂,且挫伤收缩严重,关节肌腱、韧带全部断裂。遂进行关节复位,利用可调角度外固定架简单快速牢固跨关节固定骨骼,快速修复肌腱韧带,在显微放大镜下吻合血管。经过严密无误的缝合,一侧动脉血管畅通。缝接另一侧动脉血管时,因血管损伤长度过长,徐林主任采取高难度移取同侧静脉血管方式,以最快速度桥接血管断端,精密缝合后,另一条动脉血管顺利畅通。整个手术历时5小时50分,患者的双腿颜色逐渐变得红润,皮肤逐渐变得温暖,伤者的双腿保住了,生命体征一切正常!
一片丹心照汗青
一位手腕完全离断的患者被医院,徐林主任带领手术团队用了11个小时的时间成功为患者再植断手;一位19岁的小姑娘一侧脚先天瘫痪,走路严重跛行,长期自卑不堪,慕名找到徐林教授,徐林主任经反复研究患者病情,为他设计了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经过徐林主任的精心医治,这位花季少女最终走路几乎正常,姑娘及父母感激万分,在女孩生日那天专门做了一面特大锦旗送给徐林主任。
作为一名医生,徐林教授把学习和创新作为他不懈的追求。近年来,医院进修学习,不断学习和掌握骨科微创和精准外科治疗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疗法,了解微创外科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把学习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他率先在省内开展了成人扁平足矫形术,小切口跟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关节镜下韧带修复重建术,大脚骨微创截骨矫形术等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市内空白,达到省内外领先水平。
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徐林教授在烟台地区确立了微创骨科的领先地位。他潜心医学研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勇当科技兴医先锋。他先后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最高SCI影响因子5.78。主译四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权威著作《感染性骨与关节外科治疗》、《足与踝关节重建外科》、《曼氏足踝外科学》,《足踝外科手册》。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和烟台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课题2项,获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他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爱戴,赢得了同行的肯定和赞许!
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yf/6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