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与低蛋白血症的关系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骨质疏松与低蛋白血症

1

骨质疏松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出现,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脆性增加以及发生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临床表现为全身多处酸痛,驼背,呼吸受限,易于骨折,其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不仅严重影响个人日常生活,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

低蛋白血症

低蛋白血症指血浆总蛋白和血浆白蛋白的减少,具体指血清总蛋白低于60g/L或者白蛋白低于35g/L。低蛋白血症并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而是由多种相关因素综合所致。

3

低蛋白血症与骨质疏松有关系吗

据文献统计,1/5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由于老年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导致消化功能受影响,营养不良的相关性表现逐渐显现,最具有临床意义的是低蛋白血症。Corti等以社区为基础对大于71岁的名老年人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低白蛋白状态是老年人骨折后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uang等对骨折危险因素的研究中指出,低蛋白血症与髋部骨折风险成反比。表明低蛋白血症代表了生理上的一种危险状态,既增加了患者发生骨折的几率,又导致了不良后果的风险增加。Luk等发现高蛋白水平与老人骨折术后较短的平均住院日之间存在相关性,这可能意味着在较短的住院康复中,较高的白蛋白水平可以使患者在功能状态方面得到改善。随着低蛋白血症与骨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学者们发现低蛋白血症、骨密度与骨质疏松之间也存在联系。于是不少研究认为低蛋白血症、骨密度与骨质疏松三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Lingetamo等的一项研究表明,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是降低脆性骨折发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4

低蛋白血症与骨折、骨质疏松相关机制

01

有研究结果表明,白蛋白浓度和骨骼肌强度下降在两年内有直接联系。然而肌肉质量和力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它取决于肌肉的质量、肌肉内脂肪的浸润和神经控制。白蛋白水平较低,肌肉质量减少和老年人肌肉力量减少存在相关性。低白蛋白血症又限制了身体的活动和合成新白蛋白,导致肌肉萎缩和增加疾病的易感性,从而引起跌倒,甚至骨折的发生。低蛋白血症可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骨骼状态,使骨平衡发生转移、减少矿物质在骨通道的转运,从而减少了钙盐的沉积,增加脆性骨折发生率。

02

激素调节理论;低蛋白饮食对生长因子的产生及其功能有一定影响,主要是通过下丘脑系统来影响骨的合成代谢,因此,低蛋白血症可影响体内骨代谢,体内长期的低蛋白水平则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03

转录翻译调节:一方面,低蛋白血症可能导致一些复杂信号传导途径的各种有效成分合成受限,从而导致另一些与之关联的信号传导通路受阻,最终造成破骨细胞被激活,成骨细胞被抑制,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04

代谢在骨重建中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低蛋白血症会引起骨松质中白蛋白沉积减少,流出增多,降低了磷酸钙晶体对骨骼的亲和力,从而打破了甲状旁腺素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在体内的动态平衡。在女性中,使得雌激素对骨的敏感性降低。在成骨过程中,使得骨髓间质细胞优先向脂肪型转化,弱化了成骨蛋白对于提升破骨细胞活性,抑制成骨细胞活性的效应。

05

依据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并结合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推算出中国大陆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19.74%,约1.12亿患病人群。人类从胎儿时期直到生命结束,肌肉骨骼系统一直处于动态的平衡,在25岁前后人类骨总量及质量到达峰值,其后骨状态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滑,在整个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骨量,使其产生变化。

5

蛋白质的分类

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接近,必须氨基酸被人体利用的程度就越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对较高,这类含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氨基酸模式接近,营养价值较高,不仅可维持成人的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蛋白质被称为优质蛋白质,如动物的蛋、奶等。其中,鸡蛋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接近,在实验中常以它作为参考蛋白,有些食物蛋白质中虽然含有种类齐全的必需氨基酸,但是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差异较大、其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虽可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这类蛋白质被称为半完全蛋白。大多数植物蛋白都是半完全蛋白,而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低氨基酸的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那些含必须氨基酸种类不全、既不能维持生命又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的食物蛋白质称为不完全蛋白质,如玉米胶蛋白、动物结缔组织中的胶质蛋白等。

6

蛋白粉的选择

HILMAR分离乳清蛋白粉,是一种源于奶制品的天然蛋白质,必须氨基酸含量高,占氨基酸总量超过40.8%,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须氨基酸指数、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均高于浓缩乳清蛋白的平均值。

另有陕西科技大学、焦作市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项联合实验结果表明:乳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酪蛋白中在溶解性、PH、氯化钠和氯化钙的耐受性、乳化稳定性方面,乳清蛋白最好。乳清蛋白几乎不受低浓度钠离子和钙离子的影响,更适合蛋白饮料加工。

参考

舒松,周坤,吴明,等.骨质疏松症的健康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7:-.

张智海,刘忠厚,石少辉,等.中国大陆地区以-2.5SD为诊断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文献回顾性研究[J].ChinJOsteoporos,,2l(1):1-7.

易建华的,程菁菁,朱振宝,等.乳清分离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酪蛋白物理特性的比较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yf/6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