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科普王建东医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切

治白癜风沈阳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5.html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青委会携手“若初”从.5.4起推出一档全年共54期的乳腺癌“青云科普”原创专栏。来自上海市22家医院的54位乳腺癌青年专家将从筛查、影像、活检、病理、手术、整复、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复查、中医治疗、生育、心理、饮食、基因检测、康复等全方位解析乳腺癌。干货满满,敬请期待!让我们伴您,防治“红颜杀手”,远离癌症病痛,拥抱健康生活。

本文概要

1、为什么会发生骨丢失?

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对骨健康的影响

3、如何评价骨健康

4、如何预防、治疗骨丢失和骨质疏松

“医生啊,我这膝关节、手指关节时不时疼一阵子,会不会是骨转移了啊?”

“我这膝关节总感觉不得劲,尤其是早上刚起来的时候,活动活动就好多了,会不会是得风湿了?”

“原来住我隔壁床的刘阿姨上周下楼梯时不小心闪了一下腰,就疼得直不起身了,听说拍片子说盆骨裂了,一直在家躺着呢,人老了身子骨就是不行了。”

其实,她们都是乳腺癌患者朋友,都在吃内分泌治疗的药,她们很可能是——骨质丢失引起骨关节炎症或者骨质疏松。

01

为什么会发生骨丢失

首先得从雌激素说起,总所周知,雌激素对女性来说至关重要,不仅有让女人看起来有“女人味”,对整个人的内分泌、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的生长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影响。

骨骼是否健康,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莫大的关系。雌激素就像是一个“骨骼卫士”,它参与女性骨骼的形成,将钙纳入骨中,确保骨骼坚硬而又韧性。当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逆向的变化,骨骼中的钙逐渐流失。

??绝经后1~7年的流失速度最快,每年流失甚至达2%~3%;

??有些年轻患者切除双侧卵巢后,次年骨密度竟下降了10%。

骨质的流失轻者骨关节疼痛,重者骨质疏松,甚至发生骨折。

正常骨骼

骨质疏松

0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对骨健康的影响

乳腺癌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的疾病,有2/3的患友因激素受体阳性需要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就是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或者阻断雌激素的作用途径,使得肿瘤细胞停止或延缓生长,从而减少复发和转移。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包括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和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或GnRH)类似物进行卵巢功能抑制治疗。

我国女性乳腺癌其中一个高发年龄为45~55岁,也就是我们说的更年期,这时女性因卵巢萎缩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引起骨质丢失,易患骨质疏松;如同时行内分泌治疗可进一步降低雌激素水平,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甚至骨折的风险。

在接受AI治疗的乳腺癌患友中,高达33%~61%存在非炎症性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等症状,其中以膝、髋及指间关节最为常见。绝经前卵巢抑制联合他莫昔芬或AI治疗的患友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5.2%~38.6%,骨折发生率为5.2~6.8%。

02

如何评价骨健康

骨质疏松在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等发生了严重骨相关事件(如骨折)才知道自己的骨质亮了“红灯”。骨质疏松主要表现在骨密度(BMD)的变化,BMD的测定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骨密度的测定方法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双能X线吸收法(DXA),推荐的测量部位是腰椎1~4、总髋部和股骨颈。通常使用BMD评分(T-score)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不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对骨丢失(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定义如下:

??骨丢失:BMD低于健康年轻女性平均水平的1.0~2.5个标准差,即-2.5<T<-1.0

??骨质疏松:BMD低于健康年轻女性平均水平的2.5个标准差以上,即T≤-2.5

04

如何预防、治疗骨丢失和骨质疏松

1、良好的生活方式

①多吃富含钙、蛋白质和低盐的食物。

富含钙质的食物有奶制品、豆腐、杏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三文鱼、金枪鱼等。

②适当的户外运动。

运动可以提高骨密度和预防跌倒,运动方式以负重运动、抗阻运动为佳,如快步走,哑铃操,举重,划船运动,蹬踏运动等。

同时,户外运动可增加日照时间,有利于皮肤产生大量的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增加骨强度。

建议负重运动每周4~5次,抗阻运动每周2~3次,强度以每次运动后肌肉有酸胀和疲劳感,休息后次日这种感觉消失为宜。

③避免嗜烟、酗酒和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

④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

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等(比如各种关节保护器)。

2、遵医嘱进行骨健康指标检测

我国《绝经后早期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相关的骨安全管理专家共识》将骨丢失及骨质疏松危险分为三级:

级别

诊断

低风险

T值≥-1.0

中风险

-2.0<-T值<-1.0

高风险

T值≤-2.0或骨折风险评价工具预测10年主要骨折风险20%或髋骨骨折3%

所以我们建议接受AI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以及接受卵巢功能抑制剂治疗的绝经前患者,每12个月监测一次骨密度。

此外,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测定也有助于判断骨转换类型和骨丢失速率、评估骨折风险、了解病情进展、选择干预措施和判断抗骨质疏松治疗的疗效等,医院进行检测。

3、骨丢失和骨质疏松预防性治疗

(1)

对于骨密度评估低风险者:则应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①钙剂

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mg(元素钙量),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mg。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mg,故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mg~mg。平常给患者开一些钙剂,比如钙尔奇,一片包含约mg的钙,加上平时饮食中的钙,已经足够,不用再额外补充很多的钙,以免引起高钙血症。

②维生素D

对于体内钙的调节十分重要,它能促进钙在小肠的吸收、在骨中的沉积、增加肾对钙的重吸收,因此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成年人推荐剂量为IU(5μg)/d,老年人推荐剂量为~IU(10~20μg)/d。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可为~1IU(目前国内销售的钙剂和维生素D复合制剂中维生素D含量普遍偏少)。

我们在补钙的同时,还应该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剂量。但是,如患者伴有肾结石及高尿钙,则应慎用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

(2)

骨密度评估中、高风险者:除需改善生活方式外,还应及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对已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T≤-2.5)或已发生过脆性骨折的患者;或已有骨量减少(-2.5<T<-1.0)并存在一项以上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均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临床上运用较多药物就的是双磷酸盐,其中代表药物唑来膦酸通过抑制骨吸收,并通过特异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加矿物质化。研究显示:每6个月静脉注射一次唑来膦酸4mg,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AI相关的骨丢失,且患者骨折发生率较低。我们在用药期间,要根据治疗后骨密度评分的改变调整用药,同时尽量避免拔牙或牙科手术等口腔操作。

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骨密度检测频率,建议患者每3~6个月检测1次。

骨质疏松是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预防和治疗相结合,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提高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骨密度分级及相应治疗对策

4、骨关节痛的对症处理

对病变程度不重、症状较轻的骨关节炎患者,可采取一般性治疗,具体包括:

①适当运动保持关节活动度,尽量避免关节的超负荷运动,如长时间的跑、跳、蹲、爬楼梯和爬山等。

②减轻体重,选用适当的行动辅助器械,以减少受累关节负重以缓解疼痛。

③配合适当的物理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

镇痛药: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进行分级管理。

①初次用药选择解热镇痛类药对乙酰氨基酚;

②疼痛没有缓解,改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

③疼痛继续加重或耐药,可选用阿片类药物或抗抑郁药物(具体使用方法遵医嘱)。

温馨提示:如果乳腺癌患者出现承重部位(如胸椎、腰椎、骨盆部等)持续性骨疼痛,且不缓解,建议专科医生处就诊,行骨扫描等检查以排除骨转移。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yf/6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