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系统疾病的X线诊断三骨软骨
白癜风是怎么来的 http://m.39.net/pf/a_4793729.html
上一篇文章: 早读骨科医生诊疗宝典足跟痛最全诊断与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骨骼肌系统疾病的X线诊断(三)
骨软骨缺血性坏死
一、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一、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①好发于30~60岁男性,50%以上最终双侧受累。
②主要症状和体征为髋关节疼痛、压痛、活动受限、跛行及“4”字试验阳性。
(1)早期股骨头内出现散在的片状或条带状硬化区,边界模糊,股骨头外形和关节间隙正常(图6-2-1)。
(2)进展期股骨头内呈现混杂存在的致密硬化区、斑片状透光区和囊状透光区。部分承重区周围出现内外并行的透光带和硬化带。股骨头塌陷,但关节间隙正常(图6-2-2)。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是骨关节外伤后的常见后遗症。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因复杂,其中使用皮质激素和酗酒是两个主要危险因素。
椎体骺板缺血坏死
①椎体骺板缺血坏死,好发年龄10~18岁。
②主要症状为腰背疲劳感和疼痛,卧位休息后缓解。下胸段脊柱呈典型的圆驼状后突,可合并侧弯。
①连续的多个椎体骨骺密度增高或不均,轮廓不清,形态不规则或呈分节状。
②骨骺与椎体间透光线不规则增宽,椎体楔状变形,部分前部上下缘呈局限性台阶状凹陷(图6-2-3)。
③椎间隙前部可加宽,椎体上下缘常可见椎间盘疝入压迹(schmorl结节),伴硬化边。
需与胸椎结核进行鉴别,结核累及多个椎体,椎体密度减低、破坏,椎间隙变窄、消失,其周可见寒性脓肿。
骨梗死
骨梗死常发生于干骺端和骨干,多见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常呈多发性和对称性改变。(1)早期可无任何改变,或呈轻微骨质疏松区。(2)中期表现为局部骨质稀疏吸收区和斑点状骨质硬化影。(3)晚期呈不规则形硬化斑块,排列成串或散在分布,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典型病变呈地图样钙化,发展到此阶段约需1、2个月(图6-2-4)。常见于减压病,也见于闭塞性血管疾病、镰状细胞贫血、感染等。急性期可有局部疼痛症状,慢性期常无临床症状,多偶尔发现。胫骨结节缺血坏死
①又称Osgood-Schlatter病,好发于10~13岁的青少年,多单侧发病,右侧较多。②胫骨结节突出伴局限性疼痛、肿胀,髌韧带部软组织增厚,髌韧带附着处压痛。①胫骨结节骨骺不规则增大,密度不均匀,可节裂成大小形态不-、排列不整的骨块,并常向前上方移位。②胫骨干骺端前缘常有大于骨碎块的骨质缺损区(图6-2-5)。本病需与有多个骨化中心的正常胫骨结节相鉴别。后者骨化中心排列规整,无不规则透光区出现,胫骨结节前软组织无肿胀。新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lcbx/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