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几个月不使用肌肉,肌肉会萎缩,为什么

根据科学家对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进行长期研究发现,由于宇航员长期生活在一个无重力的环境中,使运动量比在地面上要少许多,因此导致宇航员体内的骨骼逐渐发生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上待了几个月后再次返回地球,会出现站不稳甚至是无法正常行走的现象。这种现象背后说明了一个规律,如果我们不经常使用自己的肌肉,那么它们似乎会出现萎缩,而大多数爬行动物可以长达几个月一动也不动,但也未发现肌肉萎缩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动物世界的纪录片我们了解到蛇类通常需要通过冬眠来度过冬天,因此它们在冬眠之前必须饱餐一顿,然后身体就迎来一动也不动的冬天。当蛇再次复苏的时候,只要它们面前有猎物经过,它们就能以一如平常的敏捷给与猎物致命一击,这说明即使经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蛇类的肌肉组织并未发生萎缩现象。除了蛇类之外,许多爬行动物都具有这样的本领,然而人类却做不到。只要一个人在床上躺上一个月的时间,当他想再次下床运动的时候就会发现有点困难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曾有研究发现,当人类感到饥饿或者长时间不使用某个部位的肌肉时,激素、荷尔蒙等信使分子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信使分子的作用则是改变染色质以产生能够降解肌肉组织的酶。由此可知,导致人体肌肉出现萎缩现象的真正原因是肌肉分解酶的作用。但是科学家很少在爬行动物身上发现这种酶的存在,即使它们存在着也十分不活跃,这也可以解释爬行动物度过一个极为安详的冬天之后依然能够生龙活虎。

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肌肉的质量会随着锻炼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样也会随着锻炼程度的减少而减少,这似乎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的延伸解释。看到这可能会有朋友提出疑问,那如果一个人遭遇了骨折不得不躺在床上长达3、4个月,那么在他的骨骼逐渐恢复的过程中,肌肉组织是否因为得不到使用而出现退化现象呢?对此专家表示,人体的肌肉并不会因为得不到使用而直接退化,而是先通过信使分子的信息传递,然后再分泌出相关的分解酶,最后再是分解酶将肌肉分解退化。

因此对人类而言,如果长期不使用肌肉的话,很容易给身体一种“不需要肌肉”的信号,因此肌肉退化的现象就出现了。但是爬行动物身上并不存在这种机制,因此即使它们几个月不动弹,一旦想动弹了也依然能够恢复正常的情况。至于为什么人类与爬行动物之间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区别,有观点认为这实际上是哺乳动物和爬行类动物的区别,也有观点认为是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区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lcbx/8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