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针刀疗法中骨筋膜肉血气意的

一.筋论

广义的筋为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的总称,狭义的指肌腱、韧带为主。

针刀医学对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的针刀松解术,在前面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近几年兴起的筋膜论以及针对骨骼的骨减压术以及拉伸技术也相继红火于大江南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讲到筋这个问题,《易筋经》中讲,人的筋骨从胎儿时期就已经确定了,出生后,筋骨有松弛者、痉挛者、紊乱者、衰弱者、萎缩者、强健者、舒张者、刚劲者、柔和者等等,不同的特性,都是由先天决定的;出生后,如果筋骨松弛,人就会生病;如果筋骨痉挛,人就会消瘦;如果筋骨紊乱,人就会畸形;如果筋骨衰弱,人就会没有气力;如果筋骨萎缩,人就会随时死亡;如果筋骨强健,人就会刚强;如果筋骨舒张,人就会发育良好;如果筋骨刚劲,人就会勇猛气力大;如果筋骨柔和,人就会健康长寿。

以上前5种筋膜是病态的,危险的,后4种状态是良好的,健康的。其中,针刀治疗适用2种:一种是筋骨痉挛者,即我们常见的慢性软组织损伤,而且是相对来讲比较局部的好治,如果全身都是痉挛者,则会难治;第二种适合针刀治疗的是筋骨紊乱者,会导致畸形,大范围的如小儿脑瘫,脊柱侧弯等;小范围的,则是各类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脊柱软会有颈椎反弓,环枢关节错乱,椎体不稳,棘突偏歪等病变;小范围局部有筋骨紊乱者相对易治,大范围的相对不易治且治疗周期长。

针刀主要适应症范围在此二种内,对于筋骨松弛者,经加强个体锻炼使松弛的筋骨变得有劲,中华武术是其方法之一,各种健身房的锻炼也是其中方法。

对于衰弱的筋骨为得使其变得强壮,一是上述的强身健体,加强锻炼;二是加强营养,调理脾胃:脾胃好则长肉,肌肉丰满则身体强壮,因此会有各种营养品的出现,目的就在于此。

对于萎缩的筋骨,要使其变得伸长。筋骨萎缩是死亡的现象,拉筋方法可以延年益寿,此时针刀治疗危险而不易被接受。

对于筋骨痉挛和紊乱者,也可通过练筋强骨的方法来改变,只有极少一部分,依着自身的努力无法改变才通过医生的帮助来达到松筋正骨的目的。

因此,颈肩腰腿痛是有遗传性的,而我们通常认为此类疾病没有遗传性。

老子英雄儿好汉,身强力壮的父母生出的儿女相对来说也是身强力壮的。但不绝对,后天的修习对身体起到很大的作用。

松柏之种子,易长成松柏。

灌木之种子,易长成灌木。

人是万物之灵,筋骨虽有先天之定数,而人类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身心灵的锻炼,改变体质,改变筋骨的。

二.膜论

讲到膜,我们总是与筋连着讲,因为两者合二为一,一分为二,如同树干与树皮的关系,不能单独存在。无树干则无树皮,无树皮则无树干。

《易筋经》中讲膜,是骨骼之外的软组织。膜的作用是联络四肢百骼,而膜有骨膜,包裹在骨骼之外;另有内者称骨内膜,有筋膜,包裹在肌腱韧带之外;有肌膜,穿行于肌肉之间。筋与膜比较,筋比膜坚韧,膜与肌肉比较,膜比肌肉坚韧,骨与筋比较,骨比筋坚韧。膜为母,为阴,为体;筋为子,为阳,为用。膜是内在支持系统,用原林教授的筋膜论解释,则膜系统为干细胞的提供者,是蜡烛蜡的部分,是储备和支持系统;而筋为阳,是外在的作用表现形式,是功能结构起作用。

想让筋的功能恢复,则必定要先让膜的功能加强,否则由于储备的不足,会使筋恢复缓慢。

而要让膜的功能增强,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练习。包括身心锻炼,意念的锻炼,然而练筋易而练膜难,练膜易而练气难。

首先,当病人自己无法解决自身的问题时,可以求助于医生,其中针刀医生对膜的松解治疗是十分有效的,再加上拨针的运用,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针刀医学中,对于筋膜损伤的治疗,归纳为肌腱、韧带、关节囊,即筋的概念。另外,肌肉也归为筋的概念中,称为大筋。膜是包裹分列于肌腱肌肉之内外的结构,全身无处不在。于骨有骨膜,又分骨外膜、骨内膜;于胸有胸膜,另外有脑膜、脊膜、腹膜、肺包膜、心包膜等等。

对筋膜的治疗,针刀医学中,分别有具体的治疗方法。如股四头肌肌腱劳损,于此处松解肌腱劳损处,即对肌腱的松解治疗,也可以说是松解股四头肌肌腱的腱膜;另外如肩胛提肌劳损,我们可以说针刀松解肩胛提肌的劳损处肌肉、肌腱,也可以说是针刀松解劳损处的筋膜。没人能做到只松解膜而不碰到肉,也没人能做到只松解肉而不碰到膜,把两者分开来或对立起来是不妥的。

膜是总的概念,要分别属于不同的组织,针对膜进行治疗时,如用针刀治疗,一定是要加一个具体的组织名称的,如肩胛提肌筋膜、股四头肌腱膜。如果用拨针治膜,则不同,不用太过详细,具体的名称,比如指出大约的治疗范围即可说在颈部的拨针松解术。拨针的概念是广大的、宽泛的、不精确的、机关枪扫射式的松解模式,而针刀治疗是点对点的精确的治疗模式。病灶在哪儿,就在哪儿治疗。当然,针刀的运用是灵活的,每一针松解的范围扩大,此时,对病灶点的要求可以降低,而有趋向于拨针治疗的模式,往往疗效更好。

因此,当患者有大片膜的损伤时,传统的针刀治疗方式——点对点的治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疗效欠佳者,用斜刺法则好很多。

后来有一派,专用拨针来治膜,则趋向于模糊的概念,这一片区域的膜有问题,不必精细到某一块具体的组织,大面积的拨松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主要在于疏通膜的粘连,恢复膜的功能,使膜的经络载体功能得到恢复,经络通则百病消。

其次,另一种让膜强壮起来的方法是自身锻炼之法。

第一要培养元气,固定中气,保持正气,就是正法,护住骨气,培养肝气,润理肺气,理顺脾气,让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封闭邪恶不正的气。不要伤着气,不要逆着气,不要过于忧虑,思谋,悲伤,愤怒,以损伤气。要让体内的气清纯而平定,平定而柔和,柔和而顺畅,这样就可以在筋骨内通行,在膜内串联,使全身灵活,自由,没有什么地方不能通行的,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到达的。气到的地方,膜就会起来,气运行,膜就会舒张,能起来能舒张,膜与筋骨就能同样坚固。

膜与筋的关系如同母子,也如同泥土与植物的关系。膜为母,为土壤;筋为子,为植物,如无土壤,植物当然不能生长,没有母亲当然不能有儿子。

膜的功能强健是靠气推动的,而膜又是气的运行载体,气到则血到,气是推动血的运行的动力,气不足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膜不起,气足则血运行通畅,血中带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与精华,膜中的干细胞想要分化成功能细胞,若无血中提供的营养物质,则分化过程不能完成,也就是膜不起,膜不张,而膜不起、不张则筋骨肉的损伤处得不到修复,五脏六腑的功能就会受损。

而气又由意来推动,因此,若人需要练气,则必先练意,练意的第一步是自净其意,让意念纯净,此一步功夫儒释道各具方法,如释家的《洗髓经》,也是配合《易筋经》练功的内功心法,是练习意念的具体方法论。

然后,纯净之意念,推动体内正气的运行,或可于某一处积聚,日久功成。正气积聚,力量自然会积累,气充足了,力量自然会充足。这一步是强身之法,若人体内有某处气血流通不畅,通过意念的推动,或可打通而病消,此为治病之法。

这是从意到气的推动过程,若是纯净之意,自然会积累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若是邪意,自会积累邪气。人身充满浩然正气,则百病不生,寒暑不侵。人身若充满邪气,则百病丛生,人自思之,实为至理。

正气推动血液的流动灌溉到四肢百骼,气是意的信息表现形式,是通过膜系统,也即经络系统推动血的流动,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来调节、血液的大小动向、膜是气和意起作用的载体,意为无形之物,气为意的表达形式,是信息,虽仍是无形之物,但能起具体的作用。

膜同时也需要血的供应,有营养才能有起有张,有静有止,以达到供需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界。若膜的功能亢进,干细胞大量分化成功能细胞,若向脑细胞分化过度过快,而总量又不足则造成天妒英才的现象,若向肌肉肌腱等运动系统分化过快过强,则造成武功超强,全身没有脂肪细胞,而且干细胞的贮备耗竭,则极强的人也会猝死,如李小龙之死。

若膜中干细胞分化过快,一但出现偏差,则会产生错误的细胞,如此,就会成为各种肿瘤的成因,打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之态。

阴者,干细胞也,需平均而匀速的进行分化,平均即是正常的功能水平,恰当则是指干细胞均匀的进行细胞分化,不要忽多忽少,而使人体的功能表现出忽强忽弱的失衡状态。

反之,若阴的分化速率及水平处于低水平状态,那么此时人的功能状态就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两种情况造成,一是先天阴气不足,二是阴的贮备足够,而促使它开发分化的信号不强,此时通过外在的干预可以达到改善功能的作用。此即滋阴之法,分补阴和调阴两种。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既可指全身的状况,也可指局部的状况,或一个系统的状况,不一而是。如一个局部的失衡,如肩胛提肌的劳损,此时通过针刀对劳损部位的松解和刺激,给了人体的膜系统一个信号,由于全身的功能状况良好,所以很快调动膜系统上的干细胞进行分化,并且通过对血流的改善,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因此可以迅速分化出需要的肌肉细胞等,于是肩胛提肌的损伤处得到了修复,功能恢复正常,此处劳损的治疗,离不开肌肉也离不开筋膜。两个协同起作用才完成修复工作的。

意的信息表达形式为气,气的运行载体为膜,即信息载体为膜;膜包裹一切的组织,信息即可直达组织器官,如通过激素系统和神经系统来传导信息,或通过自身膜系统直接传达信息。气要通过对血液,淋巴等系统的推动调控来达到物资的调运,气还通过对自身组织器官的状态做出一定的调整,以便接受外来物质的援助,总之,这一切的功能表现为气对血的推动作用。

膜的功能亢进,是受气的鼓荡,气受意的支使。邪气太足,则膜受邪气的鼓荡太过而表现为邪阳亢进。邪气受邪意支使。因此,欲治邪阳亢进,必先去邪意,去邪气,复正气。

对于肿瘤患者,是由于膜的功能亢进,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让膜的功能恢复平衡状态,那么肿瘤也会停止生长。气通过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来表达到其体内的脏腑器官上。针刀通过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或许有可能对肿瘤的治疗产生一定的作用。

比如乳腺小叶增生,通过针刀调治有良好的疗效。同理,针刀对其他肿瘤的治疗原理是相通的,只是要去尝试和仔细的观察疗效。不论细胞是否变性皆可得治。肿瘤细胞只是增生太快的细胞而已,可治!

三.骨论

朱汉章老师把全身的组织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骨组织,一部分为软组织,此软组织概念广泛,包括一切的五脏六腑组织。朱汉章教授运用针刀,针对软组织病变部位,进行恰当的松解剥离手术,在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中取得了神奇的效果,并在杂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骨组织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为无机矿物质成分,如果将骨放入开水中煮上一段时间,有机成分消失,只剩下一个硬脆矿物质骨架,依然象我们心中的骨骼;反之如果用酸性物质浸泡骨骼,一定时间后,矿物质成分将消失,只留下有机成分,此时的骨骼看起来像一根橡皮管或橡皮片。

骨的外面必定连着筋,主要为肌腱、关节囊、韧带、或被骨膜包裹,骨膜的外面尚连接着肌肉等组织。而膜又包裹着筋的外面,包裹并行走于肌肉分隔之。因此,膜分骨膜、筋膜、肌膜。在其他五脏六腑中各随其包裹不同组织而有不同的名称。

骨骼上有很多的滋养血管,从筋,膜,肉中穿行而入于骨,当软组织由于劳损,而产生粘连、结疤、挛缩、堵塞时,必定会引起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引起局部软组织的肿胀、疼痛,以及有酸冷的感觉,如果卡压神经,则会出现麻木的现象。软组织病久后,就会引起与之相邻的骨骼的供血不足,产生骨骼缺血的症状,同时又由于局部血液的回流不畅,于骨髓内产生静脉淤血,时间久后,于骨髓内产生一定的高压,高压会压迫骨骼内的软硬组织成分,会产生类似于软组织缺血的临床表现:第一肿胀,第二堵塞。随之,骨髓腔破坏扩大,骨髓整体肿胀增生,此为内源性涨力性骨质增生。第二堵塞,主要是血液的堵塞,会产生疼痛,尤其是静息痛,如果白天多活动,外面软组织血供改善,那么骨骼内的血供也随之改善,就可以减轻疼痛,反之夜卧及静止则疼痛加重。另外伴有来自骨骼深处的寒冷。麻木有时也会有,当来自于特殊部位的骨高压时,可伴有麻木。

近来,医院院长王自平发明的骨减压针,对于一些疑难杂症,难治性的颈肩腰腿痛,通过骨减压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对此,我们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试图对此有一些解释。

举例来说:

第一:膝关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久病者必伴有骨关节的骨性胀肿,症状消除后,软组织的肿胀会消退,骨组织的肿胀也会部分消退,这一点需要长期在临床实践中反复观察对比。此时治疗可先行针刀松解,再结合骨减压针减除髓内压,疗效更好更持久。

第二:顽固性面瘫,一般的面神经受损,大部分是由于软组织的卡压及无菌性炎症的刺激,运用针刀及其他的许多治疗手段都可以治愈。但总有一部分久病者成为顽固分子,上述方法无效,此时若于同侧乳突处运用骨减压术,术后由于乳突附近的面神经骨性管道会得到消肿,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扩大,于是顽固性的面瘫治愈了。

第三:下腰部的静息痛。有一部分患者,腰部久卧痛,活动后则减轻或消失,原因在于腰椎椎板、关节突、棘突、椎弓根处的骨内高压导致,当初起时,主要病损尚在骨外软组织内时,用针刀松解下腰部肌肉,改善血液循环,来自肌肉的疼痛可消除,来自骨骼的静息痛随之消除。

当病情继续发展,持续引起相应腰椎椎板、关节突、椎弓根、棘突的骨内高压时,部分患者行针刀肌肉松解无效,可行骨减压治疗,往往效果明显。

第四:顽固性耳鸣,行乳突处的骨减压,可有奇效。

第五:颅脑受损症状,如抽风,抑郁症,失眠。于头颅处的骨减压,间接地解除了颅内的高压,恢复了脑部的功能。

其他仍有很多的例子,不再一一列举。

因此,骨与筋是一体的,骨比筋硬,筋与肉是一体的,筋韧于肉,膜是分别包裹骨骼周围囊,分列肌腱与肌肉之间的,起到营养支持的作用,其它一切的五脏六腑皆然。

而膜是气推动的,气推动血,而血至则膜起,膜起即是膜的贮备作用开始发挥作用,开始分化干细胞成为功能细胞。

而气是意推动的,所以我们的意念是决定我们身体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意念纯净强大可使我们的身体强健。

意动则气动,气动则血动,血动则膜起,膜起则筋强,筋强则骨强,筋骨强壮了,肝肾功能就会强大,肝肾功能强大了,气血就会旺盛,气血旺盛了,经络就会通畅(即膜起),经络通畅了,五脏六腑就会发挥更强大的功能,人也就会由表面的身体强壮发展成内部脏腑的强健,如此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由意强到筋强,再到全身强健,身强健则意志强健,循环川流不息。

意→气→血→膜→肉→筋→骨→五脏六腑→意,由此开启人生或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或亢进、或亚健康、或强或弱,或久或短、形形色色不一而是的人生。

因此,在一些相术书上,讲骨相,可知人之命运,也就有了一定的道理。什么样的意念,就有什么样的骨相,什么心态决定什么命运,不是很有道理吗?相由心生之说也就有了依据,把人身体内心无形到有形串联了起来,意念可以改变骨骼,还可以改变筋肉,气血,那么望气,相面之术也可以说有一定道理。只是又是一门学问,前人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外行人不得而知也。

养生之道:从意入,为佛家,自净其意;从气入,为儒家,吾养吾浩然正气之气;从身入,为道家,强身健体。殊途同归。最后不得已求之于医者,产生了医学,医学乃道之未也。

逐一后推,最后推到意这一层,意念决定了一切,那么意又是什么呢?目前还不清楚,不妨自我假设一下:

意为无形无相之暗物质,蕴含巨大无比的能量,通过气这个作用形式来让人们感知到意的存在。精为有形之能量,有可以得到的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ATP等物质基础,无形之能推动有形之能。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感觉到某个人身上有股强大的磁场或吸引力,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不管他的观点是正确与否,都不由自主的被其吸引及影响,有正教之主,也有魔教之主,皆有广大的徒子徒孙,佛力与魔力共存,正与反共存,再比如那些伟大的领袖,伟大的人物,皆为有坚强的意志者,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暗物质能量,普通人的磁场微小易被其强大的磁场扰动,外在上就表现为被其吸引,被其影响,被其说服。

因此,这个世界上,只有意的流动,随其环境的变化,凝聚宇宙间的少许外在物质,结而成形,意起作用,则有气的产生,气推动血的流动而有膜的起用,膜的起用而至有筋骨肉的生长强壮变化,有了五脏六腑的形成,才开始有了人这个独立的个体,意的来源为暗物质,我们所有的人来源于这个事实,一个普通人无法感知的事实,部分先知先觉者告诉我们这个事实,因为难以实证而不肯相信实践也就无法实证。人欲身心健康,首在自净其意,次在凝气,运气(即可练膜),次在练筋练肉,再次在合理膳食。若发生巨大偏差,自身无法纠正时,请高明的医生给予治疗纠正,此为养生之道。若到运用针刀,拨针,骨减压时已是下下之策,不得已而为之。

顾雪忠

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在第二军医大学及附属长征、医院工作学习8年,在上海解放军医院骨科工作至年,有着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开展过数千例的颈腰椎疾病的大手术治疗,并在此手术过程中发现了大手术治疗所带来的许多弊端,病人所受痛苦大,费用高达数万,术后并发症多,有20%的病人完全无效,还有30%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并且一旦手术失败,则再无更好的办法治疗。手术,是解决患者部分疼痛症状的方法之一,只是解决了部分压迫造成的疼痛及手足麻木症状,手术后脊柱的正常结构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不能胜任中、重体力劳动,并未消除病因容易再次发病。在上述情况下,顾雪忠于90年代开始反思,对于大手术治疗提出了质疑,并追求和探索一种病人所欢迎的治病手段,能做到“简、便、验、廉”。在众多的方法中,小针刀疗法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治愈颈肩腰腿痛的大门。顾雪医院骨科主任赵定麟教授参与颈腰椎手术,师从软组织外科学的奠基人宣蛰人老先生,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院长,及针刀界名家,并将他们的思想、理论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尤其对全身运动系统的活体解剖极为熟悉,在先后数万次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正规医院
白殿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by/13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