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3201医院骨科告诉您康复

俗话说“伤筋动骨天”。这句话的本来意思是:一般骨折的愈合需要天左右,但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人错误地将这句话理解为“骨折后要一动不动地卧床休息3个月”,临床中,不少骨折患者由于害怕疼痛,对康复锻炼缺乏认知,认为骨折后需要制动、静养,只要“骨头长好”,就万事大吉。殊不知,骨骼、肌肉是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骨折后骨骼、肌肉、神经控制功能的协调一致是人体恢复运动能力的保证。骨折后,如果长时间制动,会出现关节挛缩、僵硬、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骨质疏松、关节僵化骨折迟延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功能。

其实不管是开放性还是闭合性、关节内还是关节外、手术或是非手术,在进行有效治疗后都应该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早期、全程的康复锻炼治疗。再加上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伤筋动骨久卧养伤有点过时了。微创术式、新技术加上康复训练,有利于功能的快速恢复,以前做完手术起码要在床上躺半个月,现在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了,各类骨折、骨裂患者不再需要久卧养伤。比如针对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椎间盘突出等,我科医生进行骨水泥填充,椎间孔镜手术能让患者当天下地,甚至第二天就能出院。

所以骨伤患者应在可耐受的情况下,早下地、早活动。骨折后,首先要及时就医,针对性治疗,养伤也要遵医嘱做康复训练。

康复锻炼可分四阶段:

第一阶段:伤后1周~2周。

这时局部疼痛、肿胀,康复锻炼以消肿、止痛、避免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为主要目的。过度、不适当的锻炼会造成骨折移位、软组织损伤的严重并发症。此期可以尝试以下康复锻炼方法——上肢:握拳、吊臂、肩关节钟摆样运动等。下肢:踝关节背伸、跖屈,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锻炼。除踝部骨折外,股骨、胫腓骨骨折只能做肌肉收缩锻炼。

第二阶段:伤后3周~4周。

此期经过第一阶段锻炼,患肢肿胀部分消退,骨折部疼痛减轻,肌力适当恢复。上肢可做一些主动性的关节屈伸活动,先由一个关节开始,而后几个关节协同锻炼。下肢骨折患者可适当进行踝关节、膝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牵引的患者可以通过整体活动,由上肢及健肢支撑身体床上移动,带动患侧的髋关节活动。

第三阶段:伤后5周~8周。

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向的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其他方向的关节活动,在患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无论是次数及活动幅度都应该加大。下肢骨折的话,这时一般牵引已经解除,在局部外固定的保护下,病人可以扶拐下地,适当负重步行。

第四阶段:伤后9周~12周。

除了某些较严重的骨折外,此期固定已基本解除。除了在固定期间所控制的某一方向(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方向)有待继续锻炼恢复外,关节的其他功能已基本恢复,可以让患者进行一些肌力及耐力的训练。同时,做些力所能及的轻微活动。

来源:骨科二区简星

编审:韩非

医院







































北京白癜风康复中心
白癜风中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by/17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