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种植体根尖部与上颌窦底皮质骨的关系对
本文刊登于《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年1期24-28页
作者姓名:薛燕青,毓天昊,郑添予,韩童童,阎旭
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医院干诊科,辽宁沈阳
通信作者:阎旭,电子信箱:kqyx
. 上颌后牙区由于上颌窦的存在使其解剖和生理特点相对特殊,导致此区的种植难度较大。国内外诸多学者为提高上颌后牙区种植的成功率,针对上颌后牙区种植进行了包括不同术式、种植体形态、长度、表面涂层处理等多方面的相应研究[1-2]。但是关于上颌后牙区种植体与上颌窦底皮质骨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相对欠缺,尚需要理论基础为此区种植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在固定位置植入相同的标准种植体,除了种植体根尖部与上颌窦底的关系外,其余因素均相同,以排除种植体位置、形态、直径、长度等的影响,从应力、位移、共振等方面对种植体根尖部与上颌窦底皮质骨的关系及其对上颌后牙区种植的生物力学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临床上颌后牙区种植的决策提供指导。1材料与方法
1.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种植手术的成功一般受种植位点的骨质和骨量、种植体的设计以及外科技术的影响。上颌后牙区由于特殊解剖结构上颌窦的存在,以及牙缺失后上颌窦腔的过度气化与牙槽骨的萎缩吸收,常导致牙槽嵴顶与上颌窦底距离过近,垂直骨量不足,增加了种植手术的难度[9]。且该区骨皮质薄弱、骨质疏松,进行种植修复时,种植体难以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而影响骨结合。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临床上常采用上颌窦骨增量技术或避开上颌窦的种植技术,前者由于上颌窦存在骨中隔、神经血管等解剖风险以及窦腔病理性改变,不仅手术难度大,且易导致上颌窦黏膜撕裂或穿孔、上颌窦炎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对种植手术的依从性。后者遵循最优骨利用原则,包括倾斜植入种植体或选择比牙槽骨高度短的短种植体,或将种植体根尖部植入上颌窦底皮质骨以实现双皮质骨固位等[10-11]。
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体根尖部在上颌窦底皮质骨中的深度减少,无论即刻负载或常规负载,牙槽嵴顶皮质骨的最大vonMises应力逐渐增加,当种植体离开上颌窦底皮质骨下表面时,最大vonMises应力达到峰值。而窦底皮质骨的最大vonMises应力在即刻负载下随种植体根尖部与上颌窦底皮质骨上表面的距离增加而显著降低,该结果表明,种植体进入或穿通上颌窦底皮质骨(双皮质骨固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牙槽嵴顶皮质骨的应力,根尖部应力有显著加大,应力分布更加合理。这一结果与Huang等[12]和Chang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除M1即刻负载外,最大vonMises应力均集中于种植体颈部的牙槽嵴顶皮质骨表面,与文献[9,13]的研究结果一致。临床上观察到的种植体颈部周围骨质吸收,与该区域的应力集中有一定关系。而M1中,种植体根尖部穿通窦底皮质骨使得窦底皮质骨比牙槽嵴顶皮质骨承担了更多应力,此时牙槽嵴顶皮质骨的应力最小,这可能有利于即刻种植的成功。虽然该情况下上颌窦黏膜的应力达到最大,但Branemark等[14]在动物实验中,将种植体根尖部植入上颌窦内或穿通鼻底皮质骨,1年后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发现,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均无不良组织反应。Sul等[15]的动物实验研究也表明,上颌窦底提升后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对上颌窦黏膜的组织学特点几乎没有影响。
常规负载条件下,由于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实现了骨结合,随着种植体根尖部与窦底皮质骨相对位置关系的不同,种植体颈部和根尖部的位移并未出现显著变化。即刻负载条件下,种植体根尖部位于窦底皮质骨内0.5mm时颈部位移较其他位置有小幅降低,根尖部位移处于最低水平,其与根尖部穿通窦底皮质骨时的位移皆小于其他位置处。当种植体根尖部离开窦底皮质骨下表面,由双皮质固位变为单皮质骨固位时,根尖部最大位移骤然升高,而颈部最大位移变化不显著。这提示在临床上即刻负载时,选择种植体根尖部进入或穿通窦底皮质骨对于减少种植体根尖部的位移更有意义,而对种植体颈部的位移影响较小,与Pierrisnard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也验证了其他学者关于双皮质骨固位不能减少斜向加载下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吸收的说法[17]。
共振频率分析(RFA)被认为是目前相对理想的定量测量种植体稳定性的方法,共振频率值越大说明种植体的稳定性越高,轴向和颊舌向共振频率分别反映种植体轴向和水平向的稳定性。本研究中轴向与颊舌向共振频率在即刻负载下均低于常规负载,与临床实践相符,也从侧面证明了RFA的可靠性。汪昆等[18]认为,双皮层骨固位主要增加种植体的轴向稳定性,对水平向稳定性的影响有限,种植体根端穿密质骨的厚度对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意义不大。本研究中减少种植体根尖部穿皮质骨的厚度,无论即刻负载或常规负载,种植体水平向的稳定性降低,但种植体的轴向共振频率却显著增加,可能与剩余的窦底皮质骨厚度增加、种植体根尖部皮质骨的抗下沉能力提高有关。提示我们临床上应在种植体根尖部穿皮质骨深度与剩余皮质骨厚度之间做一权衡以获得理想的轴向与水平向稳定性。
种植体根尖部与上颌窦底皮质骨的相对位置关系对种植体的应力分布、最大位移以及共振频率均有一定影响。种植体根尖部进入或穿通上颌窦底皮质骨有利于改善应力分布,减少种植体根尖部的位移,增加种植体的稳定性,尤其在即刻负载下作用显著。本研究是在对材料性能与界面条件等进行诸多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果有待临床研究的验证。
参考文献略
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如今最好的手术方法白癜风早期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by/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