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ldquo人生最后一次骨折rd

今年81岁的张奶奶,早起去厕所时不小心摔倒在地,感觉到自己左髋部疼痛难忍,家人闻声赶来,扶起张奶奶,以为在家休息一下以为可以慢慢恢复;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越来越难受,最后甚至不能动了。

为了寻求专业的治疗,家人带着张奶奶开车来到了我院骨伤二科。雷医生了解到张奶奶受伤经过,让张奶奶去拍了个片子,提示到:左股骨颈骨折。

术前

保守治疗还是实施手术?张奶奶头脑清晰,有自己的主意:“肯定要做手术的,我是能站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倒下,倒下去了万一就起不来了呢。”与患者、家属反复沟通后,决定尽早为张奶奶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术后三天,

张奶奶在家属的帮助下下床行走

术后

术后3个月张奶奶就能正常行走了,下面是今天最新发来的视频。▼老年人的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是因为髋部骨折发生后,若治疗不及时、处理不到位,可能导致长期卧床及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髋部骨折?

人上了年纪,保护髋部的肌肉萎缩,骨骼自身也不争气,骨质变得疏松,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骨量流失非常快,脆弱的骨头像饼干,遇到踩空摔倒就很可能骨折。

不就是个骨折吗?

做手术接上就是了,还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有那么严重?

是的,对于大多数骨折患者确实是这样,可是对于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就不一样了,年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家庭状况等诸多因素都直接决定患者有没有手术机会,即使有手术机会,手术风险也高于一般患者。

手术风险这么高,年纪又这么大了,

算了,安全起见就保守治疗吧。

选择保守治疗即卧床休息,这反而是痛苦的开始。吃喝拉撒全都要在床上解决,随之而来的是褥疮、泌尿系感染、便秘、肺部感染、栓塞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根据国内外临床统计,老年人的髋部骨折,一年后的生存率大概是50%,去世老年人中,只有少数患者是因为麻醉、手术及其相关的并发症去世,大多数死亡的病例,是因为采用了保守治疗。是不是难以置信!

为什么保守治疗比手术治疗更危险?

因为有众多卧床并发症,我们来讲讲最主要的几个!

首当其冲的就是肺部感染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肺部感染,也就是肺炎。为什么会发生肺炎,通俗的讲就是痰堵住了,无法顺利排出,时间一长,积在肺部的痰非常容易导致肺部感染,肺部感染会死人?想不通?看看这次新冠肺炎的爆发,过世了这么多人,是不是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最凶险的是栓塞

这是一个看不见的杀手,因长期卧床血循缓慢等引发的下肢深静脉栓塞,血栓脱落后游到肺部堵住血管造成的致命性肺栓塞,这些杀手的预防,最有效的方式除了应用一些药物预防外,最好的就是患者能早期下床,早期活动伤肢。最不用解释的是褥疮

长期卧床,护理上稍有不勤,没有给卧床的人常翻身就可能引发压疮,也就是褥疮,褥疮一旦发生而患者又不能下床活动就会越来越严重,并发严重感染致死。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卧床并发症,也容易造成患者死亡,比如说“泌尿系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

总的来说,患者如果可以早期活动双侧下肢,能下地最好,即便不能下地,在病床上活动也很好,就可以明显降低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死亡率。

要对付这吓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并不是没有办法,重点在预防:

老人骨折预防小贴士改变生活习惯要改变长期吸烟、大量饮酒、嗜饮浓茶、缺乏运动的生活习惯;不管早晨还是中午,睡醒后不要马上下床,坐在床上清醒几分钟后再下地。

防滑要做好

为老人准备防滑合脚的鞋子;浴室要有防滑垫及防滑拖鞋,地面沐浴后要及时擦干;雨雪季节减少外出。

补钙多运动

饮食上增加钙的摄入,尤其是绝经前后女性。我们从30岁以后就有意识的喝牛奶、吃油菜、虾皮、西兰花、大豆等含钙量高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进行适合老人的运动,例如太极拳、游泳、散步。

定期检测骨密度

老年人还应当定期监测骨密度(做个小广告,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现有最先进的骨密度测量仪),及时采取措施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从根本上加强骨质,预防骨折。科室简介

骨伤二科位于住院部十一楼,是医院传统骨伤科,湘西北老字号,为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科室配有施乐辉关节镜系统、移动X光机,C臂机,关节康复器等专科诊疗设备,采用中医传统正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及熏洗、跌打膏外敷等方法治疗各类骨伤,开展关节置换、脊椎脊髓损伤、复杂关节内骨折等手术,同时开展了膝、肩关节各种疾病的诊断与微创治疗。

-

图文:雷狮

编辑:余师司

一审:李俊华

二审:杨海荣

终审:易先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by/61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