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救下条生命后,他被骂到自闭h
愿我们一起同修一起觉醒
一起圆梦
你可以点击上方蓝色字“幸福觉醒之旅” 佛法确实不提倡离婚,提倡和合。夫妻的和合最好是什么?彼此都一起学佛,成为法伴侣,成为法兄弟、法眷属,互相提醒策励,在菩提道上一起精进,这是最殊胜的。当然,这个缘分可遇不可求,你要是求这样的缘分,未必得好的缘分,干脆不如求阿弥陀佛,听阿弥陀佛安排最好。夫妻在一起,最重要的互相敬重、互相帮助,和谐、关怀、照顾,在关怀照顾的同时,又尽量的淡化情执,就是用理性去做事情,不是感情用事。想把时间放在听经上,不是很想管孩子可以吗?
这样做不如法。你做母亲要尽到母亲的责任,学佛不能搞自私自利。你说我自己听经,孩子也不管了,这不对,该你管你得管,你要帮助她,用爱心来帮助她。
尽管她可能有自闭症,尽管她耳聋听不到你的声音,但是爱的语言不一定用声音表达,可能你用手轻轻的抚摸她,她就能知道你爱她。
你给她端上一碗热面,你陪她一起听经,这都是爱的表达。这个自闭症用爱就可以溶化,打开她的心扉,这就是行菩萨道。你上哪里度众生?家里就是度众生的道场!
你听经等真听明白了,你就得这么做。你说我不这么做,光去听经,那叫舍本逐末。听经就是劝你这么做的,你要不这么做,还去听什么经?听经当然要听,但最重要的是力行,要落实。
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心善一毫,福增一抱。
心宽,世界就小;路宽,财气就大。
心善,以德为念;有德,福气自多。
财气就像井下暗流,心宽就是源头活水。
福气就像夏日芬芳,心善则是肥沃土壤。
男人心宽有财气
男女之间由于心理、生理上存在很多不同,二者承担的社会责任与社会角色自然也不同。
相较于女性细腻、敏感的内在,男性则更加豁达大气。
社会对于男性与女性的要求不同,男性在社会中打拼,需要心理更加强大。
老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能伸就是一种大气心宽的表现。
对待成绩不自大,面对挫折不自卑。
只有心宽大气,不拘小节的男人才可能做出大成就。
合作才能共赢,现代社会单打独斗闯不出名堂,而合作就需要好的人脉与人际关系,气量小,没有容人之量,凡事斤斤计较只能把朋友越推越远,进而错失各种机会。
得饶人处且饶人,心宽就是在积累自己的财气。
财气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能力、人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力相当时,人际关系越好,财气越旺。
工作中不要为了不值得的人与事浪费口舌,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原谅别人就是为自己留后路。
在家庭生活中,男性也要懂得包容体谅家人。
家庭生活中难免勺子碰锅沿,互相退让一步,把心放宽,家庭和谐,才能和气生财。
父母、妻子都有不容易的地方,身为男子就要做父母与妻子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把心放宽,桥梁发挥好作用,家庭生活才会好。
家庭生活好了,大后方稳定了,自己才能更好的奋进。
女人心善有福气
一个人有没有福气,就要看心善不善。心善自有天佑,心恶必有天收。
心怀善念,与人为善,时刻不忘仁善二字才能走好自己路,过好自己的日子,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老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活如此,工作也是如此。
女性在家庭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充当着一个家庭的供给站、保温层的作用。
女人心善夫妻、婆媳间相处和谐,家庭自然福气不断。
如果一个女人在家庭生活中处处耍小心思,把家庭搅得鸡飞狗跳,那这个家再有福气也被打散了。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一个家庭福气的来源之一。
女人作为母亲对孩子影响巨大,母亲心善不善往往影响孩子的性格及三观,母亲处事善良,孩子自然有样学样;母亲心思不正,孩子也会走上歪路。
孩子一旦走上歪路,这个家庭的福气也就没有了。
心宽一点,朋友多一点,家庭暖一点,工作自然顺一点,财气也就相对旺一点。
心善一点,帮助多一点,抱怨少一点,生活自然美一点,福气也就相应增一点。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优秀品质,是一种道德情操。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他来自对生活的爱和希望。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会得到滋润,并时时闪烁着纯净的光芒。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原谅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人生就会充实而快乐。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感恩自己的对手,正是他们的存在才铸就了自己成功。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湛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灿烂的阳光,美好的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享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赐”。人自有生命的那刻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变得如此的和谐和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此变得愉快而又健康。正如感恩墙上一位网友的留言:感谢大地给予了我一切。如果总觉得别人欠你的,从来不想到别人和社会给你的一切,这种人心里只会产生抱怨,不会产生任何感恩。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乐,才能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心存感恩的人,才会朝气蓬勃,豁达睿智,好运常在,远离烦恼。顺风顺水的人,想着逆境奋斗的人;无忧无愁的人,想着拮据艰窘的人。只有充满博爱心、仁慈心、善良心、同情心、才能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美好境界。人常说:“施恩于人共分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分享给予,养成互爱互助行为。给予越多,人生就越丰富;奉献越多,生命才更有意义。
人的一生,无论成败,都会得到太多人的帮助。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侮、配偶的关爱、朋友的帮助、大自然的恩赐、时代的赋予。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人指点;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帮助。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度过一个个难关,一步步走向成功,创造并享受着美好生活。尤其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用一生来报答。我们应该在父母的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心存感恩,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与另外一个值得报答的人或事物联系在一起了,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才不会孤独!在我们的心中树立一座感恩墙吧,永远的感激上天和这个世界!
王阳明在龙场的时候,跟他去的随从都相继病倒,只有他自己安然无恙。王阳明自己说:“我来龙场两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我始终保持了积极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悲悲切切,抑郁哀愁。”
现代科学也证明,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
一个人如果快乐,体内就会分泌出一种激素,提升身体状态。
一个人如果抑郁、郁闷,那么身体状况就会随之下降。
在赣州的时候,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对陈九川说:“生病这件事,正确面对它确实很难,你感觉如何?”
陈九川说:“这方面的功夫,确实很难。”
王阳明回答说:“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就是功夫。”
在王阳明看来,保持快乐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通过智慧和修行就可以获得的能力。
王阳明正是通过他自己的智慧,在逆境中保持了快乐的心境,在毒瘴之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还修身治学,德业兼进,最终在龙场悟道,创立心学。
01
活在当下,才能快乐
王阳明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只要常存养此心,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就是做学问。已经过去的事,和那些还没到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吗?这样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
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就得有活在当下的智慧。
曾经有人向马祖禅师请教如何修行,马祖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
这个人就很奇怪,说,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啊,难道他们和你一样用功?
马祖回答说,不是的,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所以不一样。
王阳明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简单来说,就是活在当下的时刻,专注眼前的事情,不要胡思乱想。
专注于当下的人,不对过去做无谓的得失计较,对于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也不做杞人忧天的担心,他们的心宁静而清明,所以他们是快乐的。
心理学家证明,如果一个人能够专注于某件事,身心就会处于一种十分和谐的安稳中,很容易引发一种超然舒缓的喜悦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的幸福感之所以降低,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专注于某件事的条件。一个人每天要受到无数信息的诱惑,又有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因此,我们要努力摆脱“走神”,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种把握现在,专注当下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破除我执,才能快乐
王阳明在龙场时,曾经打造过一个石棺。原因就是因为他在悟道的过程中,始终不能放下自我,放下生死。他发下大愿,我就当自己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他在石棺中静坐修身,潜心悟道,终于有一天,了悟“格物致知”的道理。
人生最大的障碍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执,那人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们之所以觉得痛苦,是因为我们的失败。
所谓失败,就是事情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发展运行,事情到最后,并没有获得“我”预期的结果,所以“我”就会痛苦。
所以王阳明说,所谓的寻找快乐,就是一个不断放下自我的过程。
苏轼在《前赤壁赋》里有这样一句话: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面临生命中的重大变故,愁绪难解,苏轼选择忘掉自我,返归自然,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自然,以此换来生命的洒脱和快乐。
所以,真正的快乐,是忘我的,是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境界。
03
少一点欲求,才能快乐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
古代的圣贤也都告诉我们,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我们如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那么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快乐也就荡然无存。
而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了这个欲望,那个欲望就会冒出来,从此沉沦欲海,永远不能自拔。
《道德经》里也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要懂得适可而止。
王阳明曾给学生举例,古代的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专注在事业上,最终才取得了过人的成就。
只有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减少心中的杂念,才能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荀子》中说: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这个世界上,提高自己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跟高人、良师学习。
书本上的知识,有的疏略难解,有的不够周详,有的离现实太远。而人则不同,人活生生地在你面前,是你最好的学习榜样。所以古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一个有格局、有见识、有修养的人来往,你会发现自己的境界也在不断提高。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身边都是高人,你自己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勤与能人共事王阳明说,人要在事上磨,才能立得住。
很多时候,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拉出来练一练。真正和那些能人一起做过事,才能明白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李鸿章年少浮躁,因虚报军功被同僚告发,被迫投奔曾国藩。他早上睡懒觉不去参加早会,推说自己头痛。曾国藩教训他:人生唯守一个诚字。,他的坏习惯一点点被改变。李鸿章晚年自己说:“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其随时、随地、随事,均有所指示。”
“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
与凤凰齐飞,必非凡鸟;
与骏马同行,定是骐骥;
与智者携手,注定不同凡响;
向能人看齐,必将勇攀高峰。
做事有时候就是最好的修行。
而与能人共事,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促进我们迅速成长。
乐与众人分享
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自己开心,只能偷着开心,大家开心,才能都开心。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让别人开心,别人自然也会让你开心。
曾国藩早年希望用精神力量感召义士,一起参与平叛太平天国。但是后来发现,身边的人都抛弃他,投奔胡林翼了。他问幕僚:“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
幕僚说:“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
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
幕僚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
曾国藩从此了然,对属下大加保举,等到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两京一十三省的部堂级高官,都受过他的保举。
大家看跟着曾国藩有前途,自然人心一统,曾府人才济济,猛将如云,为最终平定太平天国奠定了基础。
常与亲人相伴
司马迁曰:“父母者,人之本也。”
父母是根,孩子是枝叶,正是有了父母的养育,才有了孩子的枝繁叶茂。
血浓于水,人生短短几十年,亲人才是我们最近的人。
可是我们却常常因为忙碌,而忽略了他们。
年少的时候,在外面求学;长大了以后,又忙于工作。
结婚了,又忙着家庭。
我总是在忙,忙到没时间陪陪他们。
《韩诗外传》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时间一去不返,一切不能重来。
有多少人因为没来得及尽孝,而后悔终生。
钱是挣不够的,事情也是做不完的,但是父母老去的太快,孩子成长的也很快。
错过了就错过了。
不再把最好的脾气给了外人,而把最坏的脾气留给家人。
不再总感谢请你吃饭的人,而忽略为你做饭的人。
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多陪伴家人吧。儿女环绕,父母安康,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分。
附近的居民说,
小猫是被电动车碾压了脊椎,
才成了如今的残疾猫。
不过虽然被人类所伤,
小猫对于人还是没有什么戒心,
总是想要靠近蹭一蹭示好的人类。
天乐赶到现场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只
虽然受伤却难改活泼本性的小猫。
只是,它带着这样的伤流浪很难生存,
大概率会很快死亡。
所以,明知救下这只小猫自己将会面临着
金钱和生活上的负担,
天乐依旧选择了伸出援手。
医院,
才终于有一家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案。
针灸、按摩,医院治疗,
闲下来的时候天乐就学着为小猫按摩。
大家用尽全力,
都只是希望这个小生命的未来
能够快乐地跑跑跳跳。
一个月坚持不懈地治疗后,
我们终于看到了奇迹发生。
世间少了一只流浪猫,
多了一只小可爱。
救助人天乐给小猫起了个名字:
奇迹女孩。
它的站立是一次奇迹,
它的被救何尝不是。
太多流浪的猫狗,
只会在受伤后离去,死在无人知道的角落。
「02」
其实,奇迹女孩不是天乐救助过
身世最悲惨的小动物。
天乐曾经遇到过一只小橘猫,
“晚上见到她时,真的只剩一口气了。”
把它抱回家时,天乐也没抱希望,
鼻子和嘴都受伤,头部多处骨折,
医院接诊,
天乐只能给它简单的护理后,
期待它能够撑到第二天。
没想到,奄奄一息的小猫真的撑了下去。
医院,医生告诉天乐:
“希望不大。”
但是想到小家伙的坚强,
他们决定试一试。
最初小猫身体虚弱,
甚至不能自己吃饭喝水,
每天都需要医护人员喂食。
大家都做好了它随时离开的准备,
没想到半个月后,
小家伙生龙活虎,能吃能喝。
因为负担不起更多医疗费用,
天乐将它接回了家。
但这个顽强的小橘猫,
已经从当初的生命垂危,
成了如今能吃的大橘。
天乐说,做救援这些年,
他见过许多受伤的流浪猫狗,
它们几乎没有例外,
都是被人类伤害。
「03」
大概从年开始,
天乐加入了救助流浪猫狗的队伍。
开始是一年几只,
变成了现在1年大概要救助只左右。
“大多流浪猫狗的伤都是人为造成的,
被人刺瞎双眼,全身烫伤。
一个拉布拉多被七八个吃烧烤的殴打重伤。
还有猫狗被砍伤头部……”
“很多画面太血腥残忍,
都无法在平台发布出去。”
有些人总在伤害,
有些人总在救助。
天乐只是一个26岁的普通上班族,
“救助猫狗有时会花掉大半薪水。”
比如救助瘫痪的小猫,
一次核磁共振就要块钱,
前前后后花费了00多,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奇迹。
这笔费用,爱心人士募捐了30%,
其余部分都由救助人自己承担。
金钱的压力只是一部分。
曾经有一段时间,
每次天乐在微博更新了救助猫狗的信息,
就会有人在他微博中肆意辱骂。
“很多是狗肉贩子,骂得很难听,
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胜其烦的天乐退出了微博,
但是救助猫狗的行动还在继续。
虽然有时,这要花掉他的大半收入,
还要占用他的大部分休息时间。
网络上让人直呼奇迹的治愈
创造奇迹的,也确实是这样
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
「04」
一位叫大江的救助者,
将自己一年收入的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流浪猫狗救助。
从前开奥迪的他,
把车换成了二手长城。
自己的生活一切从简,
甚至空调都是二手的。
年过80的王芝华
现在依旧和丈夫坚持帮助流浪猫狗。
退休后,她的生活、精力、金钱,
都投入到了流浪动物保护中。
为了照顾基地里的多只猫狗,
他们平日里节衣缩食。
爷爷奶奶不记得多久没买过衣服,
没吃过大餐。
没有什么伟大的愿景,
他们只是不忍心看到流浪猫狗被打死。
毕竟,很多猫狗流浪,
不过是被变心的人类遗弃了,
它们从未做错什么。
老人的儿女不理解他们,
偶尔来看看他们,送些东西,
但是总是嫌弃收容中心太臭,从不走近。
老人的年纪越来越大,
但他们还在坚持。
有人说,他们疯了。
其实,他们只是在为那些不负责任的人类兜底。
“不喜欢了,就扔了。”
“想换个品种养,或者搬家了,就遗弃了。”
医院门口,时常有重病的老年猫狗被遗弃。
这样默默无闻,用自己的善良
去帮助世界上其他生命的人还有很多。
他们不能拯救世界,
但曾经有一刻,他们拯救过一个生命的全世界。
其实,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奇迹,
正是因为这样善良的人多了,
才有了那些关于生命的奇迹故事。
希望我们可以给善良一些尊重,
不要把所有奇迹在感动过后,就当做理所当然。
感恩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by/7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