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健康科普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做哪

腰椎间盘突出症该怎么锻炼?

首先

这些你应该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

急性期的患者应卧硬板床休息,不适合进行功能锻炼。

缓解期的患者,不管是经过非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症状缓解期,都应进行相应的腰椎功能锻炼。

为什么要进行功能锻炼?

01

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功能锻炼是后期康复的重要措施。

01

进行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或消除椎间盘组织的水肿及神经肌肉运动功能的恢复,延缓或避免突出加重。

02

功能锻炼可增强腰背肌力,纠正不良姿势,改善腰背的柔韧性和调整局部肌肉张力,对脊柱内外平衡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有助于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

03

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表现。

有哪些锻炼方式?

02

锻炼的方式有很多: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腹桥、侧桥、背桥(三点支撑法、四点支撑法、五点支撑法),俯卧两头起(小燕飞)、空蹬自行车等等。

踝泵运动

指踝关节进行的主动或被动的屈伸和环绕运动,分为屈伸和环绕两组动作。

01

屈伸动作

躺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15秒,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15秒,然后放松,这样为一组动作。

02

环绕动作

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做度环绕,尽量保持动作幅度最大。环绕可以使更多的肌肉得到运动,可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进行。

卧床的患者可避免关节挛缩、循环不良、骨质疏松和心功能下降等并发症;术后的患者可避免因肢体的制动,血液循环减慢,造成血栓,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

①因长时间静卧,血液循环不畅,肌腱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环绕动作的幅度会受限,甚至出现疼痛感,如体力不够,或疼痛感剧烈,可只做屈伸运动,疼痛减轻后,再加做环绕动作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

②刚开始练习时用较小的力量,逐渐适应后增加强度,练习中如感觉疼痛明显,可以减少训练时间和次数。

③若合并有下肢损伤者,锻炼会造成伤肢愈合时间延长或出现新的损伤,导致疼痛、炎症等症状加重;以及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踝关节不稳、踝部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骨关节瘤、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等。均应禁止进行此功能锻炼。

直腿抬高

仰卧,左(或右)下肢屈膝,右(或左)下肢足背伸,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抬起下肢。(下图方向仅作为示范)

可充分锻炼股四头肌的肌纤维,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和术后神经根粘连。

①练习强度因人而异,力量不足或者出现疼痛时,应减小力度和幅度。抬起腿之后保持住姿势,直致力竭,为1次。休息3-5秒后再抬,5次一组,每天3-5组。

②髌骨骨折、髌腱断裂、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类损伤禁止进行此功能锻炼。

背桥

仰卧,双下肢屈髋屈膝,双足立于床上,用力使躯干、骨盆、双侧大腿处于同一平面。

腹桥

俯卧,双肘、双足撑床,使躯干、双下肢保持于同一平面上。

侧桥

朝左侧卧,用左(或右)前臂支撑上身,抬起臀部,用前臂和左(或右)腿支撑身体的重量。(下图方向仅作为示范)

侧卧两头起(小燕飞)

俯卧,双肘伸直,双肩关节外展°,腰部用力尽量使双上肢胸廓、双下肢抬离床面,不能持续算一个。

以上4种(3-6)均为腰背肌锻炼(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

①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应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

②锻炼时不要突然用力过猛,以防造成腰部再次损伤。

③如果出现腰部酸痛、发僵、不适等症状时,应当停止锻炼或在医生指导下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应当及时休息,停止练习,避免造成疼痛加重。

④对于腰椎结核、腰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肾结石或其他脏器病变引起的腰痛禁止进行此锻炼。

蹬自行车

仰卧位,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约为90°,然后做踩单车的动作,动作易缓慢。

可以促进双下肢的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锻炼腰背部肌肉,使腰背部肌肉得到快速康复。

①要有固定的节奏,速度不宜过快,也不宜忽快忽慢。

②锻炼完双腿不要马上放下,保持预备姿势,把两腿并拢,然后慢慢放下。

③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可做以上所有功能锻炼,应根据病情及症状表现,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坚持锻炼。

锻炼时: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切忌剧烈运动,提重物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by/7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