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氏诊断法全解析上
前言
一个中医医术如何,除了看医案质量和数量,平心而论,只看两个地方,一诊断水平,二用药水平,其实中医学来学去,都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其他东西其实是一种补充和扩张为了提升而提升“硬盘”,本质上讲是可以不学的,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个需求和必要去看后人的东西,也就是说并不是一定要去看的(很多人学中医浪费了大把青春,到头来,学的不知所谓,时间学的是挺长,就是不能治病,水平一般,非常尴尬),确实有必要的时候,其实自己也能推导出后人为了提升而提升的东西,往往后者能成良医,前者医术就不会太好,因为医术不是完全靠医书读出来,记出来的,而且人家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完全对的,干货你是带不走的,驾驭不了的,而且私藏干货的现象古今都有,而后者在实践中反证出各种干货,越积累越多,再加上能从实践感悟中举一反三的话,这才是真正掌握和学到手了,是你自己真正能驾驭的,那么一切皆有可能了,前者的学习方式确切的说像拷贝大走样,所以医术会越来越差(确切的说任何的这种方式的学习都是不正确的),而后者的学习方式不但可以无师自通,而且可以头脑风暴,像原子反应似的膨胀着医术的总体水平,这才是学好中医的最佳方法!我一直推崇这种方式!
师承制,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历史上是鲜有的,徒弟超过师父的几乎不可能,我想说的是每个人其实是有无限潜力的白纸,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很容易受别人限制和局限的,当你认了一个师傅的时候,你的思路只能跟着别人的思路走了,再加上如刚才的问题,学的更加混乱了!所以学中医的门槛其实是非常低的,只需要你能识字,有执着的信念(最好能被黑暗的医疗现象所刺激),用心,稍微有点悟性,再加上一点引路的入门的通俗易懂的中医理论的启发,那么……一切皆有可能,良医就能诞生!是不需要也不能培养出来的!
正文
人有病,一定会有症状出现(西医不这么认为,即使症状出现了,只要仪器检测不出来,就认为你没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样的“伪医”竟然还有大部分人信),而且身体一定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异处,这些细微变化是可以找到的,或望,或闻,或问,或切,这就是中医望闻问切的来源,从现象出发,回归本质;这和,同道不同术的,相学极其相似,只不过看相看的是人的运势不同反应在身体表面的细微变化而已,比如一个人运势变好了,不仅脸圆了(天道就是圆的,所以中国文化讲究任何事都要圆润,反之四方脸是运势非常差的),还会长吉痣,这就是运,运气在变好的表现,也是天道在人体的反应,间接或者直接的告诉你,你走大运了(比如毛泽东的那颗痣),所以一个人的一生颠荡起伏,大起大落,时运好坏,都能从这门术里能看出来,(换句话人生而注定一生,这不仅不是迷信,反而是超级的科学!中医亦是超级“科学”医学,是真正的医学,而现代科学其实是在以物质观断章取义整体世界观这种偏见所造成极端主义和机械主义就能理解了),前提你得懂这门术,扯开话题了;同理,一个人有病,一定是可以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能找出不同于常人的异端的,这和西医给你做全身检查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西医借仪器看数据指标并不反应出病症本质,而中医是让你自己的身体“自己说话”,因为你自己的身体才是最直观的病症反映,它是绝对不会说谎的(不像仪器和机器它们才是最不靠谱的),而且它会告诉你和中医,你病在哪里?生了什么病?(前提诊断和理论基础扎实)
同时也解释了病人只有把自己的病情告之于医的前提下,医者才能诊断出病情并开药的必经过程,所以自己才是最懂自己的身体的(有病问之于己,才是最正确的,前提是自己能完全驾驭中医),中医诊断只不过听懂了,看懂了,摸懂了,病人的身体说出来的话而已,并加以辩证出病症本质,当然同理前提你得懂这门术,讲做中医!
刚才说了,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能找出异端,是真的让你这么干吗?首先得肯定,这么干原理上是可行的和正确的,但是这么干太过于繁琐了,和西医给你做全身检查的繁琐程度差不多,失去了中医诊断快速,精确的精髓,你要是那么干,诊断一个小时都不够,反而会让别人对你产生不必要的反感,其实本质来说,中医不但不需要那么繁琐的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全面探索,掌握精髓之后,差不多5分钟之内,就可以诊断出病症的本质,也就是可以开药了,那么精髓在哪几个方面?
掌握以下几个大要点,几个小细节,再补充加论证即可!容我道来!
个人诊断法之望,闻篇!
望诊:这里主要取,面诊,舌诊!包含:舌,嘴唇,脸,皮肤,体型,再加上第一眼的整体观的各种补充!
闻诊:听声音,闻气味(不常用)
我把望和闻诊连起来一起讲了:
舌诊
舌诊的几个要点:
1舌头形状和大小2舌头的整体颜色3舌根处和舌头表面的苔4舌头表面的有无津液5舌头表面有没有异样红点或者黑点或者紫点6舌头裂痕(齿痕)的分布情况和多少,舌头整体表面的凹陷情况7卷起来的两条脉的颜色,舌诊主要是这几个大要点,我们分别来解析不同情况下的意义!
1舌头比较胖大?还是瘦小?舌头伸缩转动,灵活还是迟缓?
舌头的形状反应身体状态如何理解?
舌头满口胖大者,人也亦胖,往往气虚,肥腻不足运化,所以舌头比较胖大,这类人往往不瘦,有点偏胖,这类胖大者往往阳虚,症状上容易怕冷怕风!
舌头瘦小者,人亦瘦,不胖偏瘦,往往气足,消耗过多,阴血不足,所以舌头也比较瘦小,从情志上看,一般伴有心态失调,肝气郁结,肝气不舒等症状,这类人往往体型上看瘦而且高长,阴虚高瘦也是这种舌像,症状上看比较怕热!
也就是说,舌头越胖越肥越怕冷,舌头越瘦越小越怕热!
那么舌头转动和伸缩灵活否,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个正常的人,舌头是伸缩灵活的,如果是迟缓,或者完全不灵活,说明了什么问题?一般有这种情况的人,属于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换句话说精气不足的人,才会有这种情况,气就是“力”的推动者,气不足会迟缓吃力才是正常的,严重点舌头都会翻不起来!
也就是说,越灵活精气越足,越迟缓精气越不足,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舌头“灵活过了头”,经常不知不觉咬到自己,那么这属于一种“阳亢”,气机错乱的体现,有这种情况的人,情志严重失调!
2舌头的整体颜色,是偏白?是淡红?还是深红?暗紫红?还是其他颜色?舌两侧和舌尖的颜色,是不是比舌的其他地方更红的明显?
舌头的整体颜色,指除了苔(舌头上的那一层),剩下的就是舌头的整体颜色!
我们都知道,人有热症,那么脸色和皮肤会越红一点,反应到舌头上也一样,舌头整体越红色,那么体内就越热,阴血循环越快,像红绛舌就是大热的典型,所以有热症的人都好动!反之,舌头的整体颜色越白,越寒,而且越主虚,刚才说了越红色主血循环越快,越供应充足,所以表现的有活力,那么这里刚好相反,越白越寒越虚,所以有寒症或者虚症的人,一般不想动,要么阴血循环不够快,或者因为阴血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所以正常的舌的颜色是淡红的,如果偏白是有寒症,深红有热症,暗紫红有淤,如有其他颜色,越来越深色,比如青紫色,黑色等主大淤!
舌两侧和舌尖的颜色,是不是比舌的其他地方更红的明显?
因为舌头的不同部位,分别对应不同的脏器,所以舌头不同部位颜色和深浅,直接反应了,不同脏器的真实情况,这一问的原因是,一般情志失调的人,容易生气或者想的多的人,多肝热,心火旺,对应在舌头上正好是舌两侧(肝)和舌尖(心)比其他地方更红!当然其他部位更红,说明更热,举一反三!
3其实最重要的是这一个要点,一定要看清楚舌根处的苔的颜色和苔,还有苔薄或厚!
为什么最重要的舌诊是看这一条?因为它能一眼被看出来身体的大概情况!
舌苔的颜色不外乎,纯白色,白色偏黄,全黄,无苔!
纯白色的苔,多见寒症,比如寒痹的,普通风寒的,提示寒入里,怎么理解?苔是从舌根到舌尖这一个范围,也就是说它是从舌根处慢慢扩展推移到舌尖严重的话,而心,肝,脾,胃,都是天生是热,燥的,自然不容易最开始积寒,所以从舌像上看,苔自然就最先出现在舌根处了,所以舌根处的苔是必须要看的!
白色偏黄,多见于湿症和热症,本身就是湿热的提示,多见于湿气积的过多化热,如果再加上舌头表面有一层苔,不管苔薄还是苔厚,就能确定这就是湿热!苔主湿,黄主热,1+1=2,所以就是湿热,就是那么简单!酒本身就是助湿的,所以很多喝酒厉害的人的舌根处的苔,往往是白色偏黄的!湿胜于热,容易变黄疸,热胜于湿容易变燥热!
全黄苔,多见于实热,高热,大热,本身就是大热的提示,多见于内热严重,引起血分气分俱邪热,血热,热极生风,等症状的病人!
无苔,是比较少见的,多见于正常人或者有热,也就是说,病症并不突出,往往是小病症!
同理,苔越厚越湿越全舌布满,苔越薄越不湿越范围小!
4舌头表面湿漉漉的,水津布满?还是比较干燥,无津液?
舌头表面湿漉漉,水津布满,说明体内有湿气,越湿积聚越多湿气,而且会有痰,喉咙有异物感,因为痰为湿气所化,所以往往不口渴,多怕冷;反之越干燥,越无津液,是消耗了过多的阴血,说明体内有热,导致津液不足,往往容易口渴,怕热!
也就是说舌头表面越湿,湿气越重,越干燥,阴血越亏!
5舌头表面有没有小红点(包括那种红点印)?小黑点?有的话,在舌头的那个位置?
红点其实来源传导于脏器,因为舌的各个部位恰恰是不同经络的连接点,所以说对应的脏器,烘出或者托出红点,走血分,主热症,越多越热,红色明显的点主实热化火的标志,那种红点印主虚热化火;所以正常的舌头是有血色的,偏红的,不可能出现暗色,而黑点或者其他颜色的点,偏偏相反,也就是血中之黑,血中暗,不用想就能推测出这是淤血,浮出舌表,大多主淤症,所以要看清楚那些点在舌头的哪个位置,那么对应的是哪个经络或者脏腑或者血分,有问题!红点(红点印)越多越热,黑点或者其他颜色的点越多越淤!
6舌头表面有没有齿痕(裂痕)?有的话,是多还是少?是连起来的一整条的?还是分开分叉分散的?还是两者都有?
一个正常人的,无论是他的皮肤还是这里的舌头,应该是饱满的,像气球一样凸出来的,而不是凹进去的,所以从这段文字的启发来看,在舌头表面如果有裂痕或者齿痕的话,就是气虚,齿痕越多越气虚,而且是那种分散分开分叉的那种才是,如果一个人气足的话,分配给舌头表面的气是充足的,绝对能撑起来“气球”,所以舌头表面一定是饱满的而不是类似凹进去的,齿痕和裂痕,分开分叉分散的,类比抽象是不是刚好属于凹进去的呢?顺便说下,如果舌头整体皱巴巴,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那就气虚的更严重了,会变成气陷!
那为什么要问,裂痕和齿痕是否是条起来的一整条(包含竖向和衡向,其他形状,只要是连起来的一整条的都是同一个本质),和刚来分开分叉分散的有何不同?
上图对比,你会发现,气虚的人,齿痕像泄了气的气球的表面一样,划了几个口子,而且是分开分叉分散的,这就是齿痕和裂痕的来源,而且这种齿痕的分开分叉分散是没有规律可寻的,相反连起来一整条的裂痕,而且或凹或凸起(凸的少见),可以理解为气的分配不均,那么这种不均,连起来的一整条,又可以理解为有一条(种)气,特别往外冲或者往下冲,往上冲可以类比抽象地球表面的珠穆朗玛峰山脉,那么这个山脉怎么来的?是不是地球板块“挤”出的?同理,舌头上,凹主气虚,正常的气虚是分开分叉分散的,但是一整条的凹特别往下冲,摆脱了正气的分配,所以这是一种邪气(气滞),窜来窜去,一起往下走的标志;凸主气足,这种气足,不是正常的气足,正常的人,气不虚的情况下,舌头表面是均衡的,正气分配的很均匀,是不会太突出来的,那么反证出这是一种同类的邪气而且很强烈才会突出来或者一起往下走,那么明显正好连成一条,是哪种邪气呢?一定是气滞也!不良气体产生过多,怎么来的呢?不信可以结合问诊,此病人一定心态失衡,想的多或者愤怒过,有心结过;当然从刚才舌尖和舌的两侧,以及舌的形状大小等都可以大致推断出这些问题!
同理,如果一个人,既有分开分叉分散的裂痕和连起来一整条的齿痕的,属于复合型,刚才两者的情况都有,则相加在一起,属于叠加,也就是既有气虚又有气滞,1+1=2思维,中医其实就是那么简单!
7为什么要让病人把舌头卷起来,到底看什么?我们主要看的是卷起来的,那两条脉,那里也是两条大的血管,当然能最直接的看清楚那两条脉,其实是为了看这两条血管,因为只有这两条血管没有被其他皮肤和肉阻碍,没有被包起来太深,所以能直接肉眼看清楚这两条脉的颜色,也就是那两条大血管的颜色,颜色越紫越暗越多越长,淤血就越多,怎么理解?体内的血液是运动的,而且正常的血液是鲜红的,是颜色比较浅的,当血液的颜色变暗,慢慢变紫的时候,自然流动的速度慢慢也会变慢会越来越重,自然就不动了,越来越淤越来越紫了!所以比西医抽血强多了,中医四两拨千斤,只需要看这里马上就能知道你的血瘀程度!
面诊
要点:1脸的整体颜色2有没有黑斑?3有没有各种痘痘,其他参考第一眼整体观
脸色:萎黄?偏白?或者其他颜色?有没有黑斑?痘痘?
脸的颜色,就是脸色,明显比正常人偏黄的,而且萎黄的,类比抽象树叶干枯的状态,黄主热,萎主枯燥,所以代表此人既有热又有阴血不足;相反,脸色偏白,明显比正常人偏白色,而且青白的,类比抽象白雪融化变青水,雪不冷,融化的时候才冷,所以融化变青水的时候,容易寒痹,这就是寒淤,白主寒,青主淤,所以代表此人既有寒症又有血瘀。
当然临床就更复杂了,还有复合型的,既萎黄又偏白的情况,这就是阴阳两虚的典型,刚才两者的情况都有,把两者相加在一起,还是属于叠加,还是1+1=2的思维,也就是说病人既怕冷又怕热,当然这是经典没有记载和研究此类情况的,所以往往这种病人现在的中医治不好,只有我的理论(用药篇)才能拯救他们,这已经不是中医的诊断出了问题,而是现在的用药理论出现了巨大的误区!后续用药篇慢慢来解析!
黑斑和痘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必须放到面诊里,
如图:这种样子的黑斑,还有如下图更大的
一般长这种黑斑的病人,水液失衡,有水饮或者水肿,浮肿,也就是或阳水泛滥或阴水泛滥,(同理,湿气太多会变水饮,喝酒多的人也容易浮肿),为什么这种人会长黑斑呢?还偏偏长在脸上?我认为,水为阴的一部分,我们通常说的补阴,往往补的是血(血中精华,统称血),而血中的精华物质的多于少,浓和稀,才是补血(补阴)成功的标志,所以口渴喝水只是缓解,但是吃点补阴血的滋阴药物就能彻底不渴,同理可以推断出,黑斑是由于水液失衡,水稀释了阴血精华,皮肤达不到维持滋养的程度造成的(同时气也不足所以推动不了失衡的水液自动排出体外,当然精华也无法被推动和输送到该去的地方),但是又不像干燥干枯的像晒干的“萎缩”的叶子般,往往有热所以颜色偏黄,毫无顺滑感,只有粗糙感,而黑斑这种则是相反的,膨胀突出来,黑斑正是如此,缺乏精华滋养的那几块皮肤突出来的,绝对是不正常的颜色,那为什么是黑色?人体上的所有颜色都是代表还活着,有生命力的颜色,只有黑色不同,代表死色,无生命的颜色,类比抽象晚上开灯房间才会亮,灯不开,当然房间就是黑的,因为无就是黑,所以宇宙空间要是没有恒星和星系的光照耀,宇宙本身就是黑的,所以类比在人体也一样,再类比抽象黑斑在人体,非常像我们古代历史上的豪强武装割据地方(地方割据了,中央是不是可以理解他的地方死了?),也就是说黑斑就像“死皮”一般,越水液失衡,黑斑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那么痘痘呢?(包括那种脂肪粒),中医讲的话,不管哪种痘痘,其实只分为两种,热痘和寒痘!
热痘,类比中医热性痈,红肿,触碰就痛,喜冷怕热,所以这类人,体内有热,往往是实热,类比抽象下,热胀冷缩,皮肤也如此,很好理解!
寒痘,类比抽象中医疽,白小微凸起,触碰没有感觉,更多的是喜热怕冷,所以这类人,体内有寒,往往血寒凝聚成包,这就是一些血痣,还是脂肪粒,寒痘形成的原因!(其他的比如夹杂气块或者其他这里的不展开了)
其他类型的暂时不展开,辩证施治!
这里有人肯定会跳出来,面诊怎么那么简单?某某大师比我详细的多,我想对这类人说,偏偏是这种越来复杂的趋势,让人越来越不懂中医,中医学的好的人,是把中医讲的越来越简单,这样的人才抓住和把握了中医的本质和精髓重点,逢人必引用经典来占领制高点数落别人的,都是一群医书的奴隶而已,其他人都不过是一群不知所谓,混江湖的“大师”而已,面诊本来就不是最重要的,它的精髓就是这3个,一眼能被发现和看见的明显的异状就是我刚才说的1脸色,2斑3痘;再深入下去,不但不明显,发现不了,还会造成错误,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越不明显越不是症状,越不本质),如果这种风气和观念不改变,这种诊断不但不实用,而且会变的很花哨……
何为第一眼整体观?
头发,头部等这些,我为什么不把它列为面诊里,因为大部分人没有这些明显的问题,出现的频率比较少,只有确实有明显的不同的情况下,比如头发的颜色不同很黄,白发苍苍,秃顶,头发干枯(可能肝血不足或者肾精亏,想的多,情志失调,血热等),手指皮肤凹陷(气虚气陷),皮肤有血痣(寒凝血瘀),指甲有竖纹,没有月牙(气血不足)……等明显症状的时候,才会自动列为面诊的一部分,否则把它列为第一眼的整体观里的内容部分!一眼带过!不去自找麻烦,干扰取证!这就是第一眼整体观的意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拿有限的生命去学无限的知识,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人必须学会选择干货去除垃圾,这个知识的海洋本来就是干货少垃圾多,大部分人被垃圾占据了一生的时间,结果混混沌沌的,那么人本身也是个极度复杂的精密仪器,拥有无限的奥秘,你寻找的每个细节都能反应一定的本质,这里引用刚才的话你就能明白,第一眼整体观和剔除繁琐和不必要的包袱是有多么重要的事!所以一些“大师们”看起来出书写的东西很详细”高深”,其实是主次颠倒,没有重点的,根本没法看,看了也误导人不浅!
嘴唇
要点:1颜色2湿润程度,有无脱皮
嘴唇的颜色,淡红?偏白?深红?暗紫红?青色?还是其他颜色?嘴唇比较干燥有无脱皮?还是比较湿润?
淡红色正常,偏白主寒或者虚(气血不足),深红主热,暗紫红主淤;嘴唇干燥,脱皮,阴血不足,湿润光滑则正常!
详细的话,上面有类似的有解释,我就带过一下,不详细说了,嘴唇的颜色越白越主虚或主寒,越红越主热,其他颜色比如暗紫红主血淤,因为淤血是越聚的多那么血液的颜色越偏暗,所以淤血严重的,从暗紫红会变成青色,再严重会变成黑色……越来越暗,越混浊(不信可以抽血去对比下),脸色发黑同理可得,这也是脸色篇的补充!
皮肤
要点:1颜色2温度3干燥程度
皮肤的颜色,在脸色篇有讲,不重复;皮肤的温度,如何理解?本来这是不需要问的,因为我自己用手去触摸一下病人的皮肤就可以马上能判断出,是否是正常的体温,还是有低热骨蒸的症状,这是个人的体感经验,没办法用语言去描述的,倒是可以换个角度去说明,在问诊里可以体现和验证!
温度与干燥程度:1湿漉漉阴冷2干燥,燥热
这里解释上句,一般一个人有寒症,风寒湿比较严重的话,阳气不足,怕风怕冷,所以他的皮肤首先是阴冷的,其次湿重的话,皮肤会有点湿漉漉的,这种情况很严重的时候才会很明显!干燥就比较好理解了,不解释了,那个燥热就是我刚才说的,低热,一般病人自己分不清楚是否是低热(是没办法用温度计或者其他仪器测出来的,只能体感感受),最好的方法是中医自己去体验触摸,如果是网诊的话,也有办法让病人自己感受到不同,如果一个病人燥热比较严重,低热比较严重的话,可以用自己的左手或者右手去摸自己身体其他部位的任意皮肤(或者摸别人,让别人感受,再告诉你也可以),保持不动,摸的时间10秒以上,如果感觉摸的时间长了,会不舒服,难受想放开手,这就是低热(阳虚或者寒症的人这个方法就不行了,得换人),严重的会变骨蒸,再严重的话,百病皆有可能!这么简单的方法,所谓高科技的仪器就是检测不出来的,不信只管去验证;这种虚热,低热,或者骨蒸,都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在问诊会体现,我们在这里只是“抓到了证据”而已!
体型
主要从身高和体重的比例来衡量,一般以上为肥胖,以下为瘦,以下偏瘦,很好理解,所谓中医眼里肥胖是病,偏瘦也是病都得治,而且都能治!
高瘦多阴虚;矮肥多气虚湿盛;这个也很好理解,以前有解释,这里就不解释了吧!
闻诊
要点:1声音的大小2气味
声音的大小,很好理解,肺主声,肺气足,声大,反之越小!
声音越大,频率越高,气越足;反之越小声,越频率低,气越虚!气太足是病,气太虚也是病!
所以声音低沉,多气虚;反之高亮则气足,说话声很大声,像吼一样的,则气有余!
口臭,大便特别臭,体臭……等都属于闻诊的范畴,用的比较少,我就举例子来说明:
一般来说,吃的多的人,吃肉比较多的人,有胃火的人,容易口臭,为什么?臭味首先是一种嗅觉,是一种气体,类比抽象你烧东西的时候是不是有烟往上飘而且也有臭味?这个烟在人体就是这个消化食物的胃火太旺,产生的臭味,火性炎上烟也是往上飘的,不从你嘴巴里出来,难道从鼻子?还是耳朵出来才不奇怪?
大便特别臭的人,往往饮食习惯差,吃肉类太多,需要消耗的阴血太多,积食的病人往往大便非常臭,而且口很臭,大便很干颜色深还很硬!这里为什么那么臭呢?类比抽象下,肉放久了是不是会发臭?蔬菜放久了,却不会太臭,可以放的更久,同理如果病人平时喜吃多肉,阴血又不足消耗,排便的速度就会变慢,那么大便呆在体内的时间就会变长,能不臭吗?越难消化的食物,消耗的阴血越多,除了肉,洋垃圾食品也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吃肉多的人和“营养过剩”的孩子和老人,容易便秘的原因!
体臭,全身都臭,往往是体内邪气的积聚,量变到质变造成的,都是一些不良心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导致的气滞!不信的话,你可以回想下,如果你哪一天心情不好,想的多,或者其他心态失衡,往往会比平时放的屁多而臭,这就是证明!这里不重复解释了,气积气聚医案有详细的解析可以参考!
第一眼整体观其实是以上望和闻诊的补充,也就是说没有其他特别明显的表象的时候,一般以以上望闻的方法就可以了,不浪费诊断的时间,大大提高诊断的效率!
第一眼整体观具体指的是病人给你的第一印象,能发现特别明显的现(病)象,也是以上诊断的补充,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全身上下的细微变化和异常都诊断一遍,这是不可能的,也没必要的,浪费时间的,如果这么做其实和西医就没区别了,第一眼整体观全身上下,看到哪个特别有异处,就把它加到望和闻诊里,没有的话一般不去诊断,如细节:比如牙齿长的特别不整齐(越不整齐,可能先天肾气越不足,)头发白发苍苍(可能肾精亏或者血热,肝血不足);比如秃顶(可能除了肾精亏,还伴随肝血不足);比如无神(可能气虚),比如卤门凹进去(卤骨就是骨,肾主骨,说明此人,肾精亏)……等等细节太多,要全身都解释一遍,不太现实也不太可能,这只能经验积累,不可言传,你只需要把握本质,任何地方的异常都可以找到原因,这也是中医诊断不同于西医的地方,完全不需要把所有的“器官”都需要验屎验尿验一圈的,只需要抓住所有症状和身体反应出来的异象,辩证出本质,就可以诊断出结果了!大大缩短了诊断的时间,这也是中医比西医高明百倍的体现!
刚才每一段的望,闻诊结尾处,我都有强调,复合型的概念,也就是说,百变不离其宗,再复杂的表象其实就是“1+1=2”把它变复杂的,你懂了1的本质就不会再被2困扰了,临床所谓的疑难杂症,就是这样的!
?说了那么多,其实你会发现,望闻两诊的重要性不及问诊,为什么?因为望和闻,说白了用视觉和嗅觉在帮你看清和嗅清症状的表象,因为视觉和嗅觉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本身不能光靠这些完全辩证出病症的本质,也就是只是起到把这些表象的信息加以收集和剔除的功能,哪些信息有价值留下,哪些没有价值排除!这是最初步的信息,帮你做了点排除法!怎么理解?比如一个人,脸色偏红,又长满痘痘,碰之疼痛不已,又嘴唇深红,干燥,口臭,那么这个人光靠这几个细节就能初步判定一定有热的,有没有其他问题是不能光靠这几个症状马上辩证出本质的,需要更多“证据”症状补充,这种方法辩证的时候常用,跟“破案”的原理几乎一模一样,证据越充足,真相越接近,也就是说中医诊断法用的是反推法,跟西医的正面主动扫荡法完全不同,看过抗日剧的都知道,这种扫荡法不但找不到八路,结果大家都清楚了吧……再换一句最关键的话来说,如果你认为病人一定有某个证,那么它必然有很多症状与之对应!而且逻辑必须是非常合理的(跟破案要讲究动机一样),否则你这个辩证是错误的!
原创不易,文章不错来个赞赏吧!
紫气东来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jc/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