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诊疗与养护讲座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诊疗与养护
医院欢迎您
康复科主任吴龙华主讲
一、中医骨性关节疾病简要发展历程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医学史的重要时期。?内经?对痹、痿、骨痈疽、肿瘤等骨病都进行了专门论述。?五十二病方?记载了骨痈、骨疽、骨肿瘤等部分骨病,还列有治痈疽方22首。
隋、唐、五代、十国,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历史时期,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问世,标志着中医骨伤科学的形成,它构筑了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框架。
孙思邈指出骨痈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凡骨痈者,久疮不差,差了复发,骨从孔出,名为骨痈。”孙思邈还首次把肿瘤分为八类,即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息肉。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曾记载用乌鸡治疗骨疽的方法。
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辑录了自张仲景以后治疗痹病的方剂,并特别推荐以补血活血,祛风止痛为主治疗“风湿百节疼痛,不可屈伸”的骨关节痹病。
齐德之的《外科精义》阐明了骨髓炎、骨结核的瘘管形成机制和早期诊治方法:①清热解毒法:适用于骨痈疽,热毒薀结于筋骨或内攻营血诸证。②温阳解毒法:适用于阴寒内盛之骨结核或附骨疽。③疏泄解毒法:适用于地方性或职业性骨关节病因毒物摄入所致者。④活血解毒法:适用于瘀血与毒邪内聚之恶性骨肿瘤。
医院康复科宣
二、骨关节退行性疾病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又称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伴有软骨下骨硬化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病理:最早期的病理变化发生在关节软骨。首先,关节软骨局部发生软化、糜烂,最后软骨下骨外露。继发骨膜、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肌肉的改变。①关节软骨变性:蛋白黏多糖功能失调,导致软骨可压缩性丧失,这是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基本特点。临床表现:①膝关节疼痛和摩擦音;②关节交锁症(由于肥厚的滑膜、半月板碎裂、游离体卡在关节面之间所致);③关节胶着;④肿胀;⑤活动受限;⑥肌肉萎缩;⑦畸形。
医院康复科宣
三、骨关节痹证的治疗
症状与体征:骨关节痹证主要表现为疼痛,重着、肿胀。屈伸不利,甚则畸形、废用等。其中骨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是各种骨关节痹病的共同特点。
邪实证:骨关节痹病实证未见热象者,症见骨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若疼痛游走不定,为行痹可伴见恶寒发热等表证;若疼痛较剧,痛处固定,遇寒加剧为痛痹;若肢体沉困酸胀,重着疼痛,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为着痹。本型关节不红不肿,或感发凉,易受天气变化影响,舌质淡、灼热,身热或腻,脉沉紧或弦或濡。治则: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
体虚证:多见于中老年人,腰脊或骨节疼痛隐隐,时作时休,不能久立远行,久痛不已,遇劳痛甚,休息后疼痛减轻,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则:补益肝肾。代表方:补肾壮筋汤主之。
医院康复科宣
四、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标准:年修订的美国风湿病协会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①晨僵至少1小时以上,(≥6周)②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6周)③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胀。⑤手指关节肿胀。⑤手指关节X线改变。⑥皮下类风湿结节。⑦类风湿因子阳性(RFfix1:80以上)如以上四项或四项以上指标即可确诊。
五、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四肢大关节,并以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诊治法:1、祛风除湿,舒经通络,活血定痛,滋补肝肾。方用强脊宁一号,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早期。2、强脊宁二号汤: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养血活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方用强脊宁二号,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
医院康复科宣
六、骨蚀
1、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2~4年,病变愈合后最终结果优、良、差各占1/3。①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反之越差。②病变类型:卡特洛尔分级①②级的预后,比③④级的预后好。①②级多能治愈而不留明显的畸形。③性别:女孩治疗效果较差,后遗畸形比男孩较严重。另外,有股骨头危象者,预后不佳。
2、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病因:激素类药物,目前有比较可靠的三种学说。①脂肪栓塞学说;②血管内凝血学说和微血管损伤学说;③骨质疏松学说。
诊断: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①Ficat分期:适合于非创伤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分期。②Marcus分期:适合于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
药物疗法:中药能保护和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保证了骨组织的有效灌注,给骨细胞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还能降低骨内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骨细胞活力,减轻骨坏死程度;激发成骨细胞活性,调节骨的代谢,促进新骨成长,保持骨小梁的完整结构,促使骨坏死的修复。创伤性中、晚期和激素性坏死,治疗按肾阳亏损,脉络瘀阻型。治则:温补肾阳、活血祛瘀。
医院康复科宣
七、骨痿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疾病,是指全身性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即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低于正常,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重减少,出现骨折的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颈腰背骨疼痛,驼背畸形和骨折。骨折:好发于下胸椎、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等部位。
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测定;将测定的骨密度值与当地同性别的峰值骨密度的数值相比较,减少1%~12%为基本正常;减少13%~24%为骨量减少;减少25%~37%为骨质疏松;减少37%以上者为严重骨质疏松。
临床诊治:骨质疏松为脾肾两虚,应调补脾肾为本,临床分三型。①肾精亏虚型:颈腰背酸痛无力,甚则畸形,举动艰难,治则:补肾填精,强筋壮骨。代表方:左归丸主之。②脾肾气虚型:全身倦怠嗜卧,颈腰背酸痛,甚或肌肉萎缩,骨骼畸形,治则:健脾益肾。代表方:参苓白术散主之。③瘀血阻络型:颈腰背骨节疼痛,呈刺痛或合并骨折。治则:活血化瘀。代表方:活络效灵丹主之。
医院康复科宣
八、小儿麻痹后遗症
颈前肌瘫痪表现:①足下垂;②马蹄足;③马蹄仰趾;④马蹄垂足。
九、脑瘫后遗症
诊断:①痉挛型:最常见,占45%~60%。②手足徐动型:占15%~25%。③共济失调型:占5%。④强直型:占5%~7%。⑤混合型:占5%~10%。
医院康复科宣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医院康复科宣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动动手指转发到你的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收获知识与健康喔!
注:本文部分图文素材源自网络,为传播健康而发,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欢迎光临下次再会
岐黄志士瞧~您已经有多领先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jc/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