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胃炎萎缩性等症状别盲目治疗了
我在消化科工作的这30年里,逐渐发现越来越多的慢性胃炎患者开始对西药产生严重依赖,甚至很多人在长年服用应激性抑酸药、促排空药、抗痉药来缓解胃酸、胀气、疼痛等症状,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能帮助药商创收,对于患者的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
胃病患者中,80%经过胃镜检查会确诊为浅表性胃炎或非萎缩性胃炎。
这类胃炎在胃镜下会显示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表现为红肿、充血,但胃腺体完整,胃功能会随着炎症的消退而逐渐恢复正常,所以发病初期并不难治。
然而,有的胃炎患者会从第一次确诊浅表性胃炎开始,在几年甚至几十年里,反复发作,甚至病变恶化,为什么呢?
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正是患者缺乏专业的医疗指导,对浅表性胃炎康复、发展、恶化的过程存在误区,采取了错误的治疗方法,最终导致了胃炎的复杂和严重。
胃镜发现浅表性胃炎,你首先要弄清三件事:
1.浅表性胃炎怎样才算真的康复?
多数胃炎患者会说,症状没了就算康复了,一些胃炎患者吃几天药,症状缓解,就擅自把药停了,也不去复查,结果就是没过多久,胃疼、反酸、胀气等症状又回来了。
有的胃炎患者来找我第一句话就是:“大夫,我的胃炎又复发了。”
我想说的是,你连复发都不算,你的胃炎本来就没有好,只是在药物的掩盖下暂时不发作了而已。
所以,如果你是第一次发病,一定要遵医嘱,按周期服药,即使症状消失了,也要科学养护一年才行。
2.浅表性胃炎反复发作,药物效果不好怎么办?
如果你错过了胃炎康复的黄金期,拖成了慢性胃炎,那就不要再依赖西药缓解症状了,你需要全面调理胃功能,及运用营养学的方法修复胃黏膜。
中医调理此时显出优势,常用的药材有:
盘活气血型中药:如党参、黄芪、砂仁;
滋补养胃型中药:如茯苓、山药、鸡内金;
生津开胃型中药:如山楂、陈皮;
敛酸止痛型中药,如乌贼骨、甘草等。
另外,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补充也很重要。
3.浅表性胃炎会不会发展恶化,怎样预防?
浅表性胃炎本身不会直接癌变,但一些反复发作,长期服药的患者在胃镜复查时,会出现腺体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以及溃疡、糜烂等改变,活检可见萎缩、肠化及不典型增生。
这些病变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如果患者常感觉没食欲,吃点就饱,消化困难,大便时干时稀,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我们不可否定西药对于急性胃炎的快速治疗作用,但这种作用也仅限于暂时隔离攻击因子和缓解症状,最终还是要依靠胃黏膜自身的自愈能力来康复。而且药物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觑,近年来萎缩性胃炎的增加与药物的滥用不无关系。
有没有办法可以在尽量避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从胃病的根源入手,进行有效调理,逐渐摆脱药物依赖,实现彻底康复呢?
我在查阅了一些医书,以及大量的在患者身上进行实践后,总结出了一套天然养胃法,其中一套穴位疗法,简单方便,效果很好,大家不妨一试。
中医认为,通过特殊的穴位刺激,可起到提升胃部机能,化浊气,降逆气,从而消胀、镇痛、止酸、消炎,实现胃炎的根源性康复。其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胃经穴位如下:
一、内关穴
此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如果你经常感到胃内胀满、食物下咽过程缓慢,好像堵在胸口,甚至往上反酸,常按此穴可以通畅气机,理气降逆,促进食欲和消化速度。可用拇指压按,双手交替进行。
二、中脘穴
此穴属于奇经八脉之任脉,如果你出现胃部隐痛、嗳气、吞酸、烧心、肠鸣、呕吐、胸口发闷,受凉胃痛加剧,食管反流等症状,可以常按这个穴位,温胃降气,通经活血,消胀止痛。按摩时可平躺,并用食指和中指揉按。
三、足三里穴
此穴属于“强健穴”对于胃炎反复发作,免疫低下,消化不良的患者,常按可起到强化胃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促进胃部运动的作用,注意按摩力度要大,最好酸麻感传到脚背。
除了穴位养胃疗法外,针对不同类型的肠胃疾病患者,还可以采取食疗、中药、心理疏导等方式综合调养,实现胃炎的彻底康复和胃功能的大幅提升。
健康的养生养胃护胃方法,跟着老师学习专业的养胃护胃知识,轻松让你拥有一个好身体!!!长按以下识别白癜风疾病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yh/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