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今年谁拿公募年度总冠军就看这些
这些基金的重仓股,特别是独门重仓股最被股民 独门重仓股年底前会不会大涨?其他机构会不会砸盘?今年最后半个月这些重仓股会不会出现“黑天鹅”?都会影响到年年度的基金业绩总冠军归属。
第一和第四名只差3%
基金君统计显示,目前主动权益基金中,扣除因赎回而突然暴涨的基金后,东方红睿华、东方红沪港深、易方达消费行业和国泰互联网四只产品业绩超60%。
其中,东方红睿华目前暂时领先,业绩为63.46%,领先于第二名1个百分点;易方达消费行业今年以来业绩达到了61.71%,暂时落后于第一名1.75%;国泰互联网今年以来业绩达到了60.37%,暂时落后于第一名3.09个百分点。
你不要看着1.75%的业绩差距,其实相当于已经赚了60%的基金来说,只需要多涨不到1.1%,即可业绩反超。
简单举例来说,一只基金赚了60%,另一只赚了61.75%,这只赚了60%的基金只要净值再上涨1.1%,那么今年以来的涨幅就可以从60%提高到61.76%,计算公式为(%)*1.-1=61.76%,业绩反超61.75%。
国泰互联网的今年业绩若想超越东方红睿华,也只需要多涨1.93%即可,无需多上涨3%。
独门重仓股在哪里?
据悉,东方红睿华和东方红沪港深为同一家基金公司的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都是林鹏,这两只基金的投资组合高度重合。
东方红睿华年三季度末的前两大重仓股分别为伊利股份和美的集团,净值占比分别为9.42%和9.36%,比该基金第三大重仓股占比高出很多。
东方红沪港深的前两大重仓股和东方红睿华是一样的,美的集团和伊利股份的占比均接近9%。
此外,这两只基金的第三到第五大重仓股也是一致的,均为海康威视、安踏体育和吉利汽车,占比都在5%左右,相比另外两只竞争冠军业绩的基金,这三只股票都是东方红的独门重仓股。
其中,海康威视和吉利汽车是今年暴涨的股票,其中安踏体育和吉利汽车是港股,因此这两只港股未来半个月的表现可能对东方红睿华和东方红沪港深基金的业绩有较大影响。
此外,复星医药、福耀玻璃、三环集团等重仓股也是东方红基金的独门重仓股。
目前业绩第三名的是一只消费行业基金,该基金绝大多数的股票仓位必须投资在消费行业,实际投资中集中在了白酒、家电、乳业、汽车等行业。
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年三季报的前六大重仓股持股都在9%左右,分别为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和伊利股份,都是今年股价大涨的消费股,3只白酒股、2只家电股和1只乳业股。
因此该基金未来的业绩第一要看白酒股,该基金第九大重仓股口子窖也是白酒股,第二是看家电股,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第三是看乳业股,伊利股份和牧原股份。
对比另外三只基金,格力电器、上汽集团、索菲亚、牧原股份等重仓股是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的独门重仓股。
目前业绩暂列第四名的是国泰互联网,基金名称中有互联网三个字,实际投资的和互联网关系不大,白酒和金融两大重仓行业撑起了该基金今年以来60%以上的业绩。
国泰互联网基金的持股比较集中,年三季度末的前八大重仓股的持股比例在7.2%到8.6%之间,包括了3只白酒股——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和五粮液,5只金融股——中国平安、工商银行、中国太保、招商银行和农业银行。
该基金的投资风格中,金融股的三大门类保险、银行和券商全部重仓,前十大重仓股中3只银行股、2只保险股和1只券商股,另外4只都是白酒股。
该基金相对于另外三只基金的独门重仓股主要在金融行业,包括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中国太保、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华泰证券,全部都是大盘权重股,因此不用考虑国泰基金公司可能提升该基金的排名拉升银行、保险和券商的问题。
实际上,国泰互联网能否取得业绩冠军,一方面看银行保险股是否能够在最后半个月大涨,另一方面看另外三只基金重仓的家电、乳业等消费股是否会出现较大的跌幅。
截止年11月,今年发行的股票有支股票,现在两市共有股票只股票,新股都剔除掉,还剩下只股票,在这里只有只股票实现了股价上涨,其他的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也就是说你在A股买支股票,放在那里不动,有70%的几率你还是赔钱的。如果你的胆子更大一点,去炒那些市值在流通市值低于50亿元一下的股票,那么股票上涨的占比只有4.29%。
年是强弱分化最剧烈的一年,上证指数为正收益,但改变了过去齐涨齐跌的格局,A股过往炒小炒新生态环境被新股发行提速给摧毁,小市值个股越来越多,并且感觉市值低点无底线。年以大为美,以行业龙头为美,买对并持有,一本万利,买错并持有,血本无归(举例来说,同样是银行,工商银行赚、民生银行和江苏银行亏,收益率千差万别,同样是地产龙头,绿地控股和万科)。以静态持股为例,但就上涨下跌家数对比,抛开拉高上涨数据的新股数量,以年年末只股票计算,年内亏损面73%,如果加上以开板价买入的新股进入统计,开板买入即高点,痛苦指数还要进一步上涨,持有新股亏钱效应甚至比很多老股更厉害。
如果把数据拉长到年年初到现在,上涨家数家,注意哈,扣除年以来上市交易的新股家(新股从不破发,可怕吧,万能的新股制度,全世界都没有的奇葩),上涨家数只有家,注意新股带给二级市场都是伤害不是正收益,正收益都被通道拿走了吗,买到的新股持有到现在90%都是亏(没有例外),中签的,未开板买到的都是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说个简单例子,目前两市只,年买到只持有,现在能赚钱,其他买到就亏钱,买到开板的新股持有更亏钱。年至今涨得最多的股票依然是寒锐钴业,新股霸占了全部的涨幅榜,没有之一,任何牛股都不能超越新股。最牛的老股依然是摘帽的水井坊,2.72倍,山西汾酒2.03倍,沧州大化1.97倍,贵州茅台1.93倍,四川双马1.88倍。跌幅最惨的欣泰电气92%,金亚科技82%,ST中安78%,新都退78%,兆日科技78%,还记得暴力的暴风科技,也在榜上,跌了75%,原来TMT行业在跌幅榜上随处可见,当然年前上市的新股那更是当仁不让霸占了多数跌幅榜席位。亏得最多的股票依然是:开板的新股不要长期持有,大幅持续上涨而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疑似庄股),开始持续亏损的即将可能带帽的股票。
为什么指数涨了,市场大跃进了,大小非都发了,二级市场股民却不能分享市场红利?
第一,缺钱,缺钱,缺钱;市场妈妈养活不了这么多源源不断的新生儿,亿的两市成交对比高峰期亿成交,从多家上市公司发展到家,还不包括新三板的上万家,同志们,知不知道日成交低于万元的公司都有40家了,我们正在港股化,大量的股票被边缘化。截至当前,年上市家,新增流通市值亿,新增总市值亿,为了上市新股,我们花了亿来维持目前这些新股的股价,未来1-2年我们还要应对多亿的潜在减持预期,年至今上市家,新增流通市值亿,新增总市值亿元。恐怖吧,年年底上海交易所流通市值1.6万亿,深圳亿元,我一直再想,二级市场投资全部抱着现钞买入开板的新发行股票,央行印钞机能够忙得过来,那个画面太美不好想象。印股票比印钞票来得快,定向扶贫,功在千秋,股票比钞票贬值速度快。未来我们可能穷的只剩下股票,没有钱没有钱,股票几文钱一股你要不要。
第二,业绩太差,价格虚高。如果新股开板价能够卖出全部股票,估计大小非都想全部一卖而光。我们的经济体,大家都知道能够持续赚钱的就是银行,银行赚了A股一半的利润,A股90%的公司都是在为银行打工。同质化,低附加值,产能过剩,无核心竞争的中小公司能够存活就不错了,做大做强大概率就是梦想,更何况上市前三年是好汉,业绩好得教科书编排的一般,上市后就是怂汉,业绩变脸如翻书,利润收入江河日下。举个例子,A股这么多年,上市公司这么多,没有出现一家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这样世界级的公司,没有一家。亏损企业都在海外上市,不少公司不仅不亏损了,还成为了参天大树,盈利企业都在国内上市,结果浪费了上市资源不说,全面ST化。再说说搞笑的事情,物流行业5大巨头顺丰、圆通、中通、申通和韵达,要么在美国上市,要么借壳上市,但是上市中小物流企业数量可不少,这不是搞笑吗,龙头优势企业正规渠道上不了A股,中小物流企业都能上,在物流行业的竞争中,邮政都竞争不过,那些中小物流企业难道还能逆袭这些千锤百炼的龙头企业,真的是扶贫,上市资源倾向于绩差企业,主管部门的母爱真伟大。现有的发行制度是有重要的制度问题,IPO能不能不审,谁都可以发,只要保证公司信息公开无误,法制健全,事后追责,郭树清主席的迷惑也是市场的迷惑。
第三,新股上市交易制度。发行价涨个3、5倍是常态,10倍也不稀罕。一夜暴富,一夜暴富,大股东还能安心继续干实业吗?搞上市就是最大的实业,做什么也没有这个挣钱快。能不能首日不设涨跌限制,甚至直接全流通发行,通过市场交易直接让公司价值一步到位。股民也是顾客,A股年年宰客,考虑股民感受没有?融资任务是重要,但是投资回报也重要,开板价就是天花板,未来3年大概率看不到的价格。网下发行向社保等机构发行不低于40%,这也是消费歧视,一年募集资金亿计算,40%就是亿,开板卖出,按照3倍计算,无风险收益亿。
A股的未来可能是辉煌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只看到龙头企业站在了聚光灯前,更多的上市公司就是被淘汰的背景板。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甚至同一行业,不同公司,股价可能都是天翻地覆。IPO大跃进,股票就像草纸,要多少有多少,无限量供应,要么拥抱龙头优势企业,要么退出A股,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走向垄断和寡头,强者恒强,优势企业毕竟是稀缺的。A股曾经齐涨齐跌,全面普涨,全面普跌,可是我们可能再也回不去那个时代。股民们,不少股票又要新低,个股成交更加萎缩,低市值公司也在扩大,但那又怎么样,指数也许还要一路北上,未来可能没有风格切换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天冷了,好个秋。
市场争夺很激烈,个股在破位,一个向上是天堂,一个下地是地狱。
附件1:
附件2:年以来跌幅排名前50个股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zd/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