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耗材国采来袭,骨科产品请就位
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年底,“劳模”医保局又开始着手准备新项目了。-“耗材集采第二批来了!”-“怎么这么快,第一批不是刚刚结束吗?”11月24日,一份抬头为医保局的《关于开展高值医用耗材第二批集中采购数据快速采集与价格监测的通知》文件流出,光看题目,就有许多人发出了上述的惊叹、怀疑甚至惊吓。距离第一批支架集采结果出炉还不到一个月,第二批就上路了:很明显,耗材集采被调到了快进模式,第二批或许明年春天就将被提上日程。在文件中,被点名的新一批耗材,或将面临新一轮国家级的“灵魂砍价”,相关企业还将再造“降幅传奇”吗?耗材“双11”,狂欢继续11月5日,冠脉支架全国集采靴子落地,支架从均价1.3万直降93%,平均只要元左右,最低价达元,预计节约亿元,百亿市场轰然萎缩至不到10亿。就像双十一的降价预告一样,全国的冠心病患者被提前告知了一个好消息:从年1月1日起,医院上架的支架产品均可享受“一折起售”的活动,当然,本活动仅限部分产品参与。而与双十一有所不同的是,这场“降价狂欢”的期限并不只有一天,而是维持两年,而且到期之后很有可能再续。很多患者为了赶上这波“促销”,原本定在年底的支架手术不做了,推迟到明年,坐等新价落地。患者的实惠,就是医保局的动力。为了给更多的患者送去福利,这场由医保局主导的“狂欢”还在继续。在开篇提到的文件中表示,医保局将开展第二批医用耗材清单集中采购数据的快速采集与价格监测,这次被选中的品种包括以下6大类:根据上次集采“一次一品”的规则,在这之中,骨科概念貌似在下一轮“中选”几率最大,三类产品占据了50%的席位。▲六大类产品涉及的上市公司又一场激烈的价格厮杀在所难免。骨科耗材,首当其冲资本市场最先作出反应。11月25、26日两日,骨科器械板块在港股和A股市场双双受挫。港股方面:爱康医疗、春立医疗2日总跌幅超过24%,爱康医疗更是已经连跌数日;A股方面:三友医疗2日总跌幅超12%,爱博医疗则超跌近9%。▲11月25日,A股医疗器械板块绿了一片这一幕多少有些熟悉。从支架集采的经验来看,尽管对业绩的影响尚未在账面上体现,但自今年10月16日启动冠脉支架集采至11月底,支架集采涉及的三家国内上市公司就开启了“跌跌不休”的模式:蓝帆医疗(吉威母公司)股价下跌超20%;乐普医疗下跌18.9%;港股微创医疗损失相对较小,区间跌幅为4.27%。二级市场是否反应过度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每年骨科创伤病例高达万例,其中79.35%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相关数据也显示,中国每年有超过万患者需要植入骨修复材料,未来的市场规模接近千亿元。仅以“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为例,其目的是给膝关节换上人工金属关节,适用于骨关节炎严重不能走路的患者。而我国目前关节炎患者有1亿以上,其中,50岁以上人群中有50%患有骨关节炎。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更多的老年人将选择通过关节置换来重新行走。据行业平均水平,膝关节治疗已形成阶梯化治疗方案,不同患者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价格梯度,其中膝关节产品在整台关节置换手术中费用占大头,占比约70%~80%。从竞争格局来看,骨科类产品与冠脉支架有所不同。由于国内的工艺和原材料问题,目前我国关节植入物主要依赖进口。年,中国进口关节植入物市场份额为73.27%;国产关节植入物占比仅为26.73%。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中国骨科植入物市场年的市场份额,前20名有6家是进口厂家,其中top5均为进口厂家,分别为强生、捷迈邦美、史赛克、美敦力、施乐辉,共占据接近40%的市场份额。国内的威高股份以4.05%市占率紧随其后,大博医疗2.86%位列国产第二,国产公司规模相对都很小。可见国内还存在众多收入在几百万上千万元的小骨科厂家,可能正借助其地域优势,深耕在祖国各地。▲图片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显然,在人工关节领域,目前主要以进口厂家为主,有垄断的趋势;而通过带量采购,有利于国产厂商正式“杀”医院,并为赶超国外厂家提供了绝佳的时机。为了抢占或稳固市场,厂家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从地方试点经验来看,事实上,早在去年,医改先锋地区就对关节类产品进行了试点采购。年9月29日,江苏省完成第二次耗材联盟谈判,骨科人工髋关节类平均降幅为47.20%,最大降幅为76.70%;今年8月25日,江苏省第三轮耗材联盟谈判中:人工髋关节类平均降幅47.2%,最大降幅76.6%;人工膝关节类平均降幅67.3%,最大降幅81.9%。而在近2周内,山东七市联盟开展骨科领域集采,国内外家企业参与竞标,拟中选骨科创伤类产品平均降幅67.3%,其中单个产品的最大降幅达到94%。芝麻开花,降幅节节攀升。据山东本地媒体《大众日报》报道,“最终谈判现场,某款骨科耗材最初报价1.72万元的产品,在最后关头报价元。”可见,在各省市的逐步试点中,骨科相关单品已经砍出了“骨折价”,在新一轮国家集采当中,不知是否会继续设定最高限价(即确保不被最低价熔断出局的隐形“天花板价”),若是如此,支架集采的“降幅传奇”或将再次上演,骨科耗材也有机会迈入“百元时代”。行业清场,洗牌加速以一个国家的市场体量去进行价格谈判,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其影响力都不容小觑。从支架集采来看,其实规则是相当残酷的,采购方构建了一个惨烈的囚徒困境,不做分组,全部都赶进一个场子里面自相残杀,无论是否刻意,都会产生“清场”的效果。▲支架国采中选结果(图片来源:时代财经)中标就赢了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从结果看,吉威摘夺第一的桂冠,但是他真的赢了吗?让我们来算一笔细账。年收购柏盛国际(吉威原母公司)后,蓝帆医疗背负70亿商誉进入一个红海市场,用手套利润抢份额,集采中,吉威报价元,中选10万个支架,全场第一低价。此外,根据规则可分配到未中选产品意向采购量35万个的10%,医院自主选择的数量,吉威至多15万个支架,换算下来一年可卖0万左右,但这对于一家市值近亿的上市公司来说,实在乏善可陈。另外,以低采购量中标的企业,得到的也不过就是百万、千万的市场而已:金瑞凯利元中选5万多个支架;易生科技.99元中选4万多个支架;万瑞飞鸿元中选1万个支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落标企业还有戏吗?——洗出牌局,命运多舛虽然上述中标厂家所获份额不多,但是至少上了牌桌,而对于未能中标的企业来说,未来的支架市场之路可能更是一场“悲剧”。比如信立泰的出局,转型命运多舛,介入医疗器械之路可能不要抱太大希望。赛诺医疗因为产品规格问题,连入场资格都没有,只有转战海外。另外那些国内小厂家、国外非主流厂家的出局,以后基本没戏了,但其实更有利于行业集中度、国产替代率提升。考虑到中选数量和标外市场的影响力,以后国内冠脉支架剩下的主要玩家就是微创医疗、乐普医疗、波科、美敦力。微创输了吗?——市场不会亏待好公司和好产品微创4款产品中标2款,浪费了两个宝贵的名额,而且前二的排位还落空,但是微创输了吗?微创医疗两款中选支架,火鸟(Firebird2)报价元排第3位(意向份额占比23%),可以抢未中选产品意向采购量,考虑到医疗机构的偏好,落标产品火鹰(Firehawk)12%意向份额应可以部分导入,换算下来最终市场份额过亿元,兜兜转转还是全场第一。不仅保住了份额,而且微创的球囊和导管在内的其他手术耗材没有纳入集采,还可以有高毛利,整体不用悲观。另外,在本次落选产品火鹰支架上,微创仍有空间可以发挥:质量方面,火鹰支架世界领先,上过权威杂志《柳叶刀》,药物搭载量是全球最低的,还不到其它支架的1/3,即可实现同等疗效,且安全性大幅增加;价格方面,原来全国最低接近元,现在降到0元,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病人,在0元与元之间,会如何选择?安全性、生存质量明显不一样,0元并非付不起,何况要放入心脏与自己长期共存。而且医疗器械很依赖医生的使用习惯,如果医生推荐自己熟悉的高端支架,病人很容易顺势接受。可见,在行业洗牌过程中,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差异化优势、多元化平台布局,或是单一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龙头企业,市场规模有机会骤然扩大,成长提速,估值溢价。产品质量有保障,但行业“质地”受影响说到底,带量采购的初心不应在于降幅多少,而是在于是否惠及患者,避免因病返贫或用不起、用不上的情况发生,让更多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但是,看到如此不可思议的降幅后,包括患者在内的所有人都发出了相同的“灵魂拷问”:价格便宜了这么多,产品质量能有保障吗?10月中旬,支架集采方案下发,在不足20页的文件当中,质量一词共提及10次,可以看出,官方正在竭力从各个方面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同样,集采结果出炉的第一时间,相关部门也是发文的发文、喊话的喊话,只是为了让大家对质量放心。双11当天,国家药监局发文《关于加强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冠脉支架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以六大措施“无死角”进行质量监管;11月25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冠脉支架质量安全监管视频会,要对中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再落实,8家中选企业负责人悉数出席,有点签署“投名状”的意味。换句话说,在这场轰动全国,以国家最高权力意志做支撑,国家医保局信誉做背书的集采游戏中,稍微懂点政治的人都清楚,没有企业敢在质量上面开玩笑。但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从硬币的另一面来看,一些来自一线医生所提及到的隐性问题仍然值得被注意和警惕。以下内容摘自知乎问答社区医生对支架集采的看法,全部为原话,有删节,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理性看待。任何的改革都要付出代价,但是好在,流量效应把众人的
上一篇文章: 答疑股骨头坏死多久发展到四期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zd/9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