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自体生长因子PRP治疗骨折不
★本期公开课预告★
作者:张颖占新华刘礼金孟园园丁晶
单位: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北较场病区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骨折不愈合(ICD-M64.)行C臂透视下骨折断端注射PRP(ICD-)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美国食品级药物管理局:FDA》规定:外伤骨折后6个月,无愈合倾向,严格非手术治疗3个月,称为骨不愈合骨不连。《骨折不愈合诊治指南》(年版)。
1.症状:骨折端疼痛,可伴有肿胀、无力及活动障碍等。
2.体格检查:患肢可出现畸形、肿胀、周围压痛、活动受限等。
3.辅助检查:X线检查显示骨折线清晰,未见骨痂生长或者骨折断端硬化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美国食品级药物管理局:FDA》规定:外伤骨折后6个月,无愈合倾向,严格非手术治疗3个月,称为骨折不愈合骨不连。《骨折不愈合诊治指南》(年版)。
行骨折断端注射PRP术指征:
1.萎缩性骨不连,硬化性骨不连,假关节性骨不连推荐可注射PRP治疗,对于膨胀肥大性骨不连,感染性骨不连,全周径≥2cm的骨缺损性骨不连不推荐注射PRP治疗。
2.严格非手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骨折愈合效果不佳。
3.无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等。
4.全身状况允许注射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M64.)骨折不愈合疾病编码。
2.萎缩性骨不连,硬化性骨不连,假关节性骨不连推荐可注射PRP治疗,对于膨胀肥大性骨不连,感染性骨不连,全周径≥2cm的骨缺损性骨不连不推荐注射PRP治疗。
3.严格非手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骨折愈合效果不佳。
4.无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等。
5.全身状况允许注射手术。
6.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
(2)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骨折断端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骨折断端CT或MRI检查、降钙素原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实际。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号)执行,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八)骨折断端注射PRP手术日为入院第0-1天。
1.麻醉方式:无需麻醉,但对于个别患者,根据患者对疼痛耐受情况,可选择2%利多卡因2-5ml局部麻醉。
2.手术方式:C臂透视下骨折断端注射PRP治疗。
3.术中用药:无需添加任何药物。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要时复查的项目:
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
2.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号)执行,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2)术后镇痛:局部肿痛,可采用冷敷,局部制动。对于骨折内固定者,必要时石膏托固定或皮牵引;对于骨折外固定者,必要时皮牵引,加以塞来昔布胶囊对症处理。
(3)特殊并发症:骨折断端PRP外渗致皮肤局部皮肤病变,可请皮肤科会诊,采用相应药物治疗。
(4)其他药物:消肿药物等。
3.功能锻炼。
(十)出院标准。
1.体温、骨折断端局部皮温正常。
2.穿刺手术针眼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罕见,但仍有一些患者因合并疾病而出现血栓形成,局部感染,PRP外渗致皮肤疾病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合并症:老年人本身常有许多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肝硬化等疾病等,骨折断端注射PRP,手术应激后合并症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而需延期治疗。
(十二)治疗及疗程。
C臂透视下骨折断端注射PRP,治疗骨折不愈合骨不连。
推荐注射剂量:抽血8ml,离心制作的PRP2ml。
推荐注射频率:7-12天注射一次。
推荐注射疗程:注射PRP6-10次。
推荐联合治疗:冲击波。
点一下看过瘾推荐阅读★Learnmore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APP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吡美莫司乳膏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lcbx/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