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为健康加骨劲提防着点,

医院栏目协办

本报记者陈莉莉

腰背酸痛、腿脚抽筋、弯腰驼背……多数人以为是过度劳损或肌肉损伤引发的,其实很有可能是骨质疏松的病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10月24日,带着市民关心的健康问题,随记者一同了解骨质疏松,为健康加“骨”劲。

骨质疏松并非只是“老年病”

不久前医院骨科接诊了一名二十多岁骨折男性患者,检查发现骨皮质较薄即患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吗?”,患者十分震惊。随后得知该名患者,平时不爱运动,且生活长期日夜颠倒。

  “骨质疏松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是部分年轻人由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缺乏锻炼、日晒、嗜酒等也很有可能患上骨质疏松。”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郑鸣辉解释道,骨质疏松质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以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常见为绝经后、老年性等骨质疏松症,继发性则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该名患者是废用性骨萎缩引发的骨质疏松,并不少见。

  据悉,骨质疏松症表现为三大病状:疼痛,腰背疼痛或周身酸痛;脊柱变形,随着骨质疏松的加重,驼背曲度加大,椎体压缩,身长缩短;骨折,严重时轻微外伤都引发骨折。若发现相应病状,应及时就医确诊。

女性成骨质疏松“重灾区”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女性一生中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约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概率风险的总和,而男性一生中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仅13%左右。

  为什么女性成骨质疏松“重灾区”?郑鸣辉说,人体在35岁左右骨量达到峰值,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钙量流失加重,骨量流失不可逆转,是一种生理的必然。但总体上,女性的发生率要高于男性,女性绝经后,因雌性激素骤减或缺乏,易导致骨量减少与骨组织结构变化,骨质变脆、疏松,引发骨折。

  郑鸣辉进一步解释说,部分女性过度追求苗条,盲目的节食减肥,营养摄入不足,以致钙质吸收少或内分泌紊乱,出现痛经或闭经,也有可能影响雌性激素正常分泌,进而造成骨质疏松。此外,男性峰值骨密度普遍大于女性峰值骨密度,也是女性易患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预防得当可以缓解和避免

郑鸣辉医生介绍说,骨质疏松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多数没有明显症状,虽然没有办法根治,但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能减轻病人的疼痛、预防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人体骨骼健康可以形象的比作有进、出水口的水桶,进水口的水越多存量越多,将来可支取的骨量就越多。如何增加骨量呢?医生给出了几点建议:

  适当运动,不仅能调节内分泌,力学刺激还将有效维持骨量和促进骨量增加,提高骨骼耐受力,散步、慢跑、爬山等是不错的选择。

  多晒太阳,阳光能够促使人体产生活性的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在早上或傍晚户外日晒至少20分钟为宜。

  饮食补钙,日常饮食要保持营养均衡,多食虾皮、牛奶、海鲜等含钙食品,避免不合理配餐,草酸含量较高的食物将会影响钙吸收。

  避免烟酒危险因子,吸烟会影响骨峰形成,降低骨密度,过度饮酒损害肝功能,影响维生素D代谢,不利于骨骼新陈代谢。

来源:闽东日报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得快
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lcbx/37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