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廓出口症候群TOS
血管症状群-动脉和静脉:动脉受到压迫通常为结构异常的结果。静脉症状多有栓塞或大量使用手臂等情况下,并不常出现锁骨下静脉受压现象。
胸廓出口症候群的促成因素
1.姿势改变:头前伸、圆肩驼背导致斜角肌、肩胛提肌及胸小肌等相关肌肉缩短以及锁骨下压。
2.姿势压力:像是携带沉重的旅行包或书包等会对肩带产生压力,也会对胸廓出口产生压力或牵引臂丛神经。
3.呼吸模式:不断使用斜角肌上抬肋骨时,会导致斜角肌肥大,同时上抬的肋骨会减少锁骨下空间。
4.先天因素:副肋骨也就是第七颈椎横突过长或其他这个区域的畸形,会减少血管的空间,外伤或是动脉粥样硬化都有可能导致TOS。
5.外伤:锁骨骨折或肱骨头下脱臼会损伤臂丛神经和血管。
6.胸小肌:胸小肌的肥大或结疤。
7.受伤:受伤导致发炎、形成疤痕组织及粘连,将限制神经组织的活动性,使得神经遭受张力,当活动受限时会出现神经张力现象。
压迫部位:神经血管受压最主要发生在三个部位
斜角肌间三角区域:由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骨形成边缘,若这些肌肉肥大、紧绷或有解剖异常,在头及手臂动作时将会压迫臂丛神经。执行Adson氏测试,牵拉斜角肌并让神经承受张力,可重现功能障碍,若动脉受压迫,脉搏将会减弱。触诊斜角肌也可诱发症状。
肋骨锁骨空间:锁骨为上缘,肋骨为下缘间的空间,在肋骨下压一段时间后,如携带背包或低头垂肩姿势,会引起症状。此部位的锁骨骨折或畸形也会出现此症状,第一肋骨半脱位或上胸呼吸(气喘或慢性肺气肿)导致的第一肋骨上升,也会让肋骨锁骨空间狭窄。执行军人背架测试,肩关节后缩下压时,下压锁骨出现症状,若要求患者深吸一口气症状重现,则锁骨抬高也会出现症状。
腋下空间;前三角肌胸肌筋膜、胸小肌、喙突间。因肩胛骨前伸或重复性使用的过度姿势,使得胸小肌紧绷,造成神经血管受压或动作受限。维持手臂抬高姿势会对臂丛神经和血管造成牵拉。若神经血管活动度差,患者在手臂外展时将诱发症状重现,若再加上手掌的开合动作时产生缺血性疼痛(Roos氏测试)就表示危及血管,胸小肌紧绷,则触压胸小肌会产生神经症状。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by/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