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能够有效的预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在我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约有千万人口有骨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其中约有万人有症状。膝OA约占关节炎的40%,占骨科膝痛患者的50%,是制约人口劳动力和生活质量的一个严重疾病。该病是社区医生慢性疾病管理的一种,门诊量较大,大部分患者要保守治疗。
膝骨性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炎、变形性膝关节炎,是疼痛科最常见的膝痛症。根据其病因的不同,可将膝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其原因不明,继发性者则有明确的病因,膝关节损伤只是该病的一个继发表现而已。
概括膝骨关节炎是以西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炎症性增生以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性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本病属中医学中“骨痹”“筋痹”范畴。
症状肝肾亏虚、筋骨失养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中医学同时认为劳损退变也是退行膝关节炎主要发病原因。
体征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累史。
2.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及夜间更甚,上下楼梯疼痛明显。
3.膝关节活动受限,甚则跛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交锁现象或膝关节积液。
4.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部分患者关节肿胀,日久可见关节畸形。
5.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是出现关节肿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关节腔积液。出现滑膜肥厚的很少见。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
症状1疼痛
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疼痛多位于髌股之间或髌骨周围、膝关节内侧。部位也可以不固定。常常不知从何时开始,有时有好转,有时增重,夜间也会疼痛,夜间膝关节伸直时疼痛加重,走路时疼痛,甚至完全不能走路。尤其是下坡下楼梯时,疼痛加重。大小便时不能下蹲,当站起时,疼痛加重,并感到膝关节内有咔嚓咔嚓的响声。疼痛常与气温、气压、环境有关,天气变化时加重,故有“老寒腿”、“气象台”之称。
2肿胀
肿胀可由膝关节内积液所致,也可以为软组织变性增生所致,如:滑膜肥厚和脂肪垫肥大等。多见于两种或以上的原因共同导致。患病的腿与对侧的腿对比明显,其肿胀的程度一眼便可看出。患者有时用手触摸时可及患部有浮肿感,有时会觉得有点发热。
膝关节积水可以引起关节明显的发胀、发酸和疼痛。当积水达到一定程度,髌骨的上部会出现肿胀、突起。这是髌上囊肿胀所致。随着积水的加重,膝关节的后部也会鼓起。所以经常有患者说:"照着镜子一看,膝盖的上面部位鼓了起来"严重时像鹅头一样。”中医形象地称之为"鹅头疽"。
不是所有的骨关节炎患者都会出现膝关节的积水。不要夸大和过分害怕“积水”。现在有的人一听说“有积水”时,就非常紧张,反之,当说起“没有积水”时,有的人就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觉得没什么大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积水只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一种体征,并不能说因有水肿就严重,或者因无水肿而可以放心。
3畸形
以膝内翻最为常见,称为“O”形腿。还有“X”形腿、“K”形腿等名称,是根据膝关节变性的角度所给的形象的称乎。这些都是膝关节骨关节炎晚期的征象。
4功能障碍
包括膝关节的僵硬、不稳等。病人常诉有“打软腿”的感觉,并且常为这种不稳的感觉而担忧。当关节内存在游离体的时候,可能有“交锁”、“弹响”的情况,引起突然而强烈的疼痛,常伴恐惧感。日久关节周围的肌肉可见萎缩,长期的关节疼痛可以使患者不自觉的保持屈曲状态,使关节产生挛缩,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主穴: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
配穴:颈段、胸段、腰段相应锥体旁开找反应区处的阿是穴
疗程运用1.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前两本天连续用雷火灸做大灸2次。
2.后8天用灸理堂大灸连做8次。
3.第一次运用灸理堂的经络仪器来做下疏通经络开穴,在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处做几次经络巡经治疗,最后再上大灸。
4.周期为30次,后面可以隔2-3天来做一次理疗,可用小灸或行精止痛。
5.疗程卡里配合上灸理堂的足浴包,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用涌泉穴帮助泻火,这样配合大灸理疗,使顾客感觉舒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yf/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