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如何预防骨折
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多,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一些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给老年人及家属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
医院的骨科病房,经常可以见到脑卒中后发生骨折的老年病人,那么老年脑卒中又与骨折有什么必然联系?老年人及家属又应该怎样进行预防?骨折发生应怎样治疗?
脑卒中后易骨折
过去,大部分脑卒中病人的生存期较短,因此骨折的问题表现不显著,没有引起重视,医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预防卒中复发上。现在,脑卒中的内科治疗越来越系统化,病人的复发率降低了,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康复治疗还不完善。患肢偏瘫后功能恢复不好,因此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在病后恢复期身边可能无人照顾,自己又必须下地活动时,由于患侧偏瘫肢体无力,动作不协调,较易摔倒。就造成了本身因废用而骨质疏松的肢体发生骨折,骨折又会加速病情的恶化,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而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失去生命。
1、如何预防骨折的发生?
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人,骨质疏松是难以避免的,尤其老年妇女会更严重,而脑卒中引起的偏瘫肢体运动障碍,使病人运动量减少,加重了骨质疏松。改善骨质疏松状态,运动很重要,尽早运动可以减少骨量的丢失,正确应用康复治疗,尽量把骨质恢复到病前水平,通过补充钙制剂及维生素D、晒太阳、多活动来增加钙的吸收,减少骨质脱钙、骨质疏松。
另外,脑卒中康复期后的病人的活动空间要合理安排摆放。床、厨房、卫生间的通道要宽敞,不能有障碍物,应该有扶手或可扶物体,距离不能大于双手左右展开距离,防止换手时抓空,身体失去平衡。地面不能太滑也不能太涩,门槛可以去掉,最好穿轻便布鞋。
2、发生了骨折如何治疗?
如果不慎发生了骨折,就要及时就医。曾有老年卒中病人在家摔倒骨折,几天后才发现的情况发生,所以家属要经常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有异常及时发现,防止延误病情。脑卒中病人多是患侧下肢抬起无力,而向同侧跌倒,造成同侧的上下肢骨折,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畸形。下肢多发生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若是长期卧床休养,尤其做持续牵引复位过程中,不能有效翻身,更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最后因年老体弱而不治。
轻型骨折也可以非手术治疗,但要积极预防并发症。多数病人可采取积极的微创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可尽早在局麻下微创闭合穿钉内固定,次日可适当翻身和收缩下肢肌肉,一周可坐起,一个月可坐轮椅,患肢不着力。一般愈合时间5个月以上,如身体条件和经济条件允许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尽早行手术复位,动力髋接骨板内固定,或微创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次日可翻身和收缩下肢肌肉,活动关节,一个月可拄双拐下地,患肢不着力,3-5个月后可酌情着力,下地后身边要有人保护。
手术后收缩肌肉活动关节好处很多。可防止或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防止骨质脱钙,有利于骨愈合。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病死率,解放护理人力,提高生存质量,治疗及康复后多数病人能够恢复到骨折前水平。
冯伟,男,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师从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首届徒弟、学术技术传承人张卫华教授。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3篇,参编著作1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现任河北省社会康复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临床擅长针灸、推拿手法、针药结合及运动康复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各类软组织损伤及脊柱关节类痛症、乳腺增生、脑血管疾病、面瘫等神经系统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zd/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