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截骨术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
一、骨性关节炎的病因
膝关节炎症中最常见的便是骨性关节炎,多发于老年人群,男女均可发病。20世纪以来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几率明显增高。在60岁以上人群中,50%人群有影像学表现,其中35%-50%有临床表现。目前对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大多数缺乏病因的骨性关节炎被称为原发性骨性关节炎。传统上认为生物因素(如遗传、年龄、炎症等)及机械性损伤造成关节软骨的破坏,从而造成结构上的破坏,进一步引起生物力学方面的紊乱以导致病情加重。既传统观点关节软骨的破坏是主要病因。目前有专家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症状改变与关节软骨磨损情况并无明显相关性,软骨磨损是骨关节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主要病因。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展与骨质疏松程度特别是疏松与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强存在正相关性。
二、不均匀沉降理论
指出骨质疏松是该病的始动因素,骨小梁变薄、数量减少,应力的传递与分散功能减弱,骨质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发生微骨折,而外侧平台有腓骨支撑,导致平台内外侧沉降速率不一致。
三、腓骨截骨术的下肢力学研究
有专家认为腓骨截骨术后外侧收缩肌力下降导致关节合力矩再平衡,故关节接触位置改变、关节接触力下降可能是腓骨截骨术能够缓解疼痛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原因。国外力学研究实验显示腓骨截骨术术后膝关节面承载中心外移动,内侧承重降低,外侧承重升高,改变膝关节面负荷分布。
在未行腓骨截骨的情况下,腓骨小头与胫骨外侧髁之间的活动度非常小,腓骨对胫骨外侧平台有明显的支撑作用;腓骨截骨后,腓骨小头相对胫骨外侧髁之间活动度明显增加,失去了支撑作用。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力学特性也发生了改变。
四、腓骨截骨术的适应症
膝关节内翻,伸直受限15-20度以内,且全膝关节炎及滑膜炎症状较轻的患者效果较好。目前研究表明腓骨截骨术后有效率约为70-80%。
手术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局部麻醉或单侧腰麻,在腓骨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做一3厘米切口,逐层剥离肌肉,显露腓骨。用骨锯截除1.5-2.0厘米的腓骨块,修整残端并用骨蜡封闭。生理盐水冲洗后,逐层缝合并包扎切口。手术时间15~30分钟左右。
该手术的优点: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约30分钟,不需要特殊耗材,费用低,术后即可下地负重行走;观察发现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膝关节内侧单间室病变,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本文转自好大夫网站,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关节疾病,其治疗方法各种多样,各有千秋。本书整理了膝关节炎治疗的多种方法,提倡膝关节炎的阶梯治疗方法,是膝骨关节炎治疗上的一种尝试,期待读者通过本书能对膝骨关节炎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使患者从中收益!
由中华骨科主委,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提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院士及中华骨科组委陈百成做序,腓骨截骨发明者李存祥,刘何英主编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阶梯治疗》一书出版!
版次:年5月
书号:ISBN-7---5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字数:千
定价:48元
如有需要者需加邮费10元,共计58元!
订购电话(白癜风治疗世家传承人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kexiang.com/jbzd/3420.html